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174章 稚手熬汤糊满灶,糖融苦药暖三分

第174章 稚手熬汤糊满灶,糖融苦药暖三分(2 / 2)

赵二柱差点笑出声,手里的药铲都顿了顿。他强忍着笑意,放轻脚步走过去,拍了拍小丫的肩膀:“小丫,你这是在干啥呢?跟个小花猫似的。”

小丫吓了一跳,手里的柴火 “啪嗒” 掉在地上,她赶紧站起来,小手背在身后,头也不敢抬,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俺…… 俺想给干哥煮姜汤,王婶说姜汤能驱寒,干哥喝了就能好得快点……” 她说着,眼角有点红,怕赵二柱说她捣乱。

赵二柱看着她沾灰的小脸,还有那双写满 “我做错了吗” 的眼睛,心里一下子软了。他蹲下来,从口袋里掏出块干净的帕子,轻轻擦去小丫脸上的黑灰,动作温柔得像对待易碎的宝贝:“傻丫头,煮姜汤是好事,可你看,糖放太多了,火又太大,都煮糊了,干哥喝了会苦的。”

小丫低下头,手指抠着衣角,声音带着点委屈:“俺没煮过,不知道…… 俺就是想让干哥快点好。”

“没事,赵叔叔教你。” 赵二柱站起来,把小丫的小铁锅端下来,倒掉里面的糊汤,又重新找了个干净的小锅,放了三块薄薄的姜片,又从布袋子里掰了一小块红糖放进去,倒了半碗井水。然后他拉着小丫的手,让她蹲在灶前,自己则站在旁边,手把手教她调整柴火:“你看,火苗不能太大,要像这样,刚能舔到锅底就行,不然水很快就熬干了;等水开了,再煮一刻钟,让姜味和甜味融在一起,这样姜汤才好喝,还能驱寒。”

小丫认真地看着,眼睛都不眨一下,还时不时点点头,把赵二柱的话记在心里,手指在衣角上悄悄比划着控火的动作。灶膛里的火苗映在她的脸上,暖融融的,刚才的委屈早就没了踪影。

一刻钟后,姜汤熬好了。浅褐色的汤水里,姜片浮在上面,散发着淡淡的姜香和甜味。赵二柱帮小丫把姜汤倒进一个粗瓷碗里,碗边还冒着热气。小丫小心翼翼地端着碗,生怕洒出来,走之前还不忘回头对赵二柱说:“赵叔叔,谢谢你!俺以后会好好学煮姜汤,以后你生病了,俺也给你煮!”

西厢房里,陈建国正盯着枕头边的枫叶发呆,忽然听见门口传来 “哒哒” 的脚步声,抬头一看,就看见小丫端着碗走过来。她的小脸还是有点红,额前的碎发有点焦卷,嘴角却带着大大的笑,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干哥!俺给你煮了姜汤!赵叔叔教俺煮的,不糊了,还放了糖,你喝了肯定不辣,就能驱寒,好得更快了!”

陈建国赶紧坐直身子,伸手接过碗。碗底有点烫,小丫的手还在微微发抖,显然是端了一路,怕洒了。他低头看着碗里的姜汤,浅褐色的汤里飘着几片姜片,热气氤氲着,带着淡淡的姜香和甜味,虽然还有一点若有若无的焦糊味,可他的心却像被这热气烘着,暖得快要化了。

他用勺子舀了一勺,吹了吹,慢慢喝下去。姜汤有点甜,带着点姜的辛辣,却一点都不冲,暖意在舌尖散开,顺着喉咙往下滑,一路暖到心口。他想起以前在城里,林慧也给过煮过姜汤,可那时候他总觉得麻烦,喝一口就放在一边,从来没尝出这么暖的味道。

“好喝吗,干哥?” 小丫蹲在旁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满是期待。

陈建国放下碗,伸手摸了摸小丫的头,声音比平时轻了些,还带着点他自己都没察觉的哽咽:“好喝,这是干哥这辈子喝过最好喝的姜汤。” 他知道,这碗姜汤里,装着小丫头最纯粹的心意 —— 是怕他着凉的担心,是想照顾他的认真,是把他当成家人的牵挂。这份心意,比任何补药都管用,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温暖。

小丫听了,笑得更开心了,眼睛弯成了月牙,伸手又帮陈建国掖了掖被角:“那干哥就多喝点,喝完睡一觉,明天肯定就好了,俺还等着干哥教俺认字呢!”

陈建国点点头,又舀了一勺姜汤喝下去。暖意在身体里漫开,不仅驱散了风寒,更驱散了他心里积了多年的冷 —— 原来被人这样记挂着、疼爱着,是这样幸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