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就在旁边,帮他们递纸、递墨,偶尔也在图册上画几笔枫叶,说要给草药 “做伴”,不然草药会 “孤单”。陈建国和赵二柱看着她的画,都忍不住笑了 —— 小丫的想法总是这么可爱,这么单纯。
傍晚的时候,张村长来了,手里拿着个红布包,走进济世堂,笑着说:“建国,二柱,我来给你们送好东西。” 他打开布包,里面是块木匾,上面写着 “济世救人” 四个大字,是镇上的秀才写的,很工整。
“村长,这太客气了,我们不能收,” 陈建国赶紧推辞,“我们就是做了点该做的事,不用这么隆重。”
张村长按住他的手,说:“建国,你别推辞。你帮咱们镇修农具、救孩子、做温度管子,还帮二柱整理草药图册,让咱们镇的村民都能喝上有效的药,这木匾你受得起。以后咱们济世堂,就挂着这木匾,让大家都知道,咱们枫溪镇有个‘陈先生’,有个‘赵郎中’,都是好人,都是能帮大家的人。”
赵二柱也说:“建国,村长说得对,你就收下吧。这是咱们镇的心意,是大家对你的认可。”
没办法,陈建国只能收下木匾。张村长帮着把木匾挂在济世堂的正中间,红色的木匾,黑色的字,很醒目。村民们都围过来看,说:“这木匾挂在这里,真好!咱们济世堂越来越像样了!”
晚上,济世堂里很热闹,村民们送来很多东西,有红薯、玉米、鸡蛋,还有的送来了布,说要给陈建国和赵二柱做新衣服。陈建国和赵二柱很感动,说:“谢谢大家,我们真的不用这么多东西,大家的心意我们领了。”
村民们却说:“你们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送点东西算什么。以后你们有什么事,尽管跟我们说,我们一定帮忙。”
陈建国看着眼前的村民,看着挂在墙上的木匾,看着药柜上的竹筒温度计和枫叶,心里忽然觉得 —— 他在枫溪镇,真的有了 “家”。这里的人,虽然不认识他很久,却把他当成家人;这里的事,虽然很平凡,却让他觉得有意义;这里的烟火,虽然很简单,却暖透了他的心。
睡前,陈建国坐在院子里,摸了摸怀里的怀表,表盘亮了起来,出现了乐乐的画面 —— 乐乐正在枫林场放风筝,风筝是枫叶形状的,飞得很高,他笑着喊:“爸,你看我的风筝飞得好高!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等你一起放风筝。”
林慧站在旁边,笑着说:“建国,乐乐很想你,我也很想你。你在外面要好好的,注意身体,我们等你回来。”
陈建国看着画面,眼泪掉下来,对着怀表轻声说:“林慧,乐乐,我在这里很好,有很多人关心我,我也帮了很多人。我现在明白了,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温暖’,什么是‘家’。等我回去,我一定好好陪你们,好好听你们说话,好好跟你们过日子,再也不跟你们吵架了。”
画面慢慢消失,怀表恢复了原样。陈建国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很亮,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他知道,他在枫溪镇的日子,还会继续,他会继续帮村民们解决难题,继续做着 “有用” 的事,继续朝着 “回家” 的方向努力。而这段在枫溪镇的日子,会成为他一辈子最珍贵的回忆,会成为他心里最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