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钓人生路 > 第400章 战队瓶颈?网络反猎

第400章 战队瓶颈?网络反猎(1 / 2)

旭遇集团园区深处的竞技池边,气氛有些沉闷。夏日的阳光将水面晒得晃眼,却驱不散笼罩在“遇龙”台钓战队几名核心成员心头的阴霾。

队长兼主钓手李默,穿着一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虎煌竞技服,额头上汗水涔涔,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盯着水面那枚几乎纹丝不动的浮漂,眼神里充满了烦躁和自我怀疑。旁边,副钓手和其他几名队员也显得有些垂头丧气,训练记录本上,最近几次模拟对抗赛的成绩直线下滑。

“又没口……”李默低声嘟囔了一句,泄气地收回钓竿,看着空荡荡的鱼钩,狠狠抹了把脸。

周小波拿着直播设备在不远处,今天他没开播,只是记录训练素材。看着战队这状态,他也急得直挠头,凑到陈遇身边低声道:“遇哥,这样不行啊。亚洲锦标赛没多久了,李默他们这状态,碰上那些刁钻的‘滑口鱼’,怕是要吃大亏。”

陈遇今天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色polo衫和卡其色休闲裤,脚上一双运动凉鞋,显得很放松。他站在李默身后观察了很久,此刻走上前,拍了拍李默的肩膀。

“别急,越急越乱。”陈遇的声音平和,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滑口鱼不是不吃饭,是吃得刁,吃得小心。你跟它较劲,它就跟你玩捉迷藏。”

李默抬起头,脸上带着惭愧:“陈总,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前对付滑口鱼也没这么吃力。这次感觉特别别扭,饵料下去,要么没动静,要么就是极轻的口,根本抓不住。”

陈遇笑了笑,没说话,而是顺手拿起了李默放在一旁备用的一支虎煌竞技竿。他熟练地检查了一下线组,然后对李默说:“把你的主力饵料给我一点。”

李默连忙从饵料盒里挖出一团淡黄色的商品饵。陈遇接过来,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手指捻了捻,感受了一下饵料的比重和状态。

“饵料本身没问题,是市面上应对滑口鱼的常用款。”陈遇说着,却动手将饵料重新打散,然后拿起旁边的水,一点点少量添加,同时用手指快速搅拌,“但是,对付特别警觉的滑口鱼,饵料的比重和溶散性还得再调整。你看,水比稍微少一点,多打几下,让它的比重再轻三成,入水后呈蓬松絮状,下落更自然,鱼警惕性会降低。”

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资深钓手特有的从容。李默和其他队员都围拢过来,认真地看着。

接着,陈遇又示意李默检查子线。“子线换一下,用这个。”他从自己的钓具包里拿出一卷极细、几乎透明的柔软子线,“长度剪到20公分左右。短子线信号传递更直接,柔软的线体能让饵料在水下的姿态更自然,减少鱼的异物感。”

换好线,调整好浮漂,陈遇亲自抛竿入水。浮漂缓缓立稳,在水面上只露出纤细的两目。

“看好了,”陈遇目光专注地盯着浮漂,声音压低,“对付这种被钓怕了的滑口鱼,别死等着看‘黑漂’(浮漂被完全拉入水中)那种大动作。要抓就抓那些微乎其微的信号。”

他话音刚落,只见那立得稳稳的浮漂,极其轻微地向上一顶,幅度可能还不到半目,随即又恢复了原状。

“就是现在!”陈遇手腕一抖,动作小而迅捷。

竿尖瞬间传来一股挣扎的力道!一尾约莫半斤重的银鲫被提出了水面,在阳光下闪烁着鳞光。

“看到了吗?”陈遇将鱼摘钩放回池中,对看得有些发愣的李默说道,“刚刚浮漂那个‘轻微上顶’,就是鱼在试探后将饵料吸入口中的瞬间信号。你等它黑漂,它早就吐钩跑了。”

李默恍然大悟,用力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原来是这样!我一直等着顿口或者黑漂,怪不得总是慢半拍!”

“经验是靠积累的,但也需要点拨。”陈遇把钓竿递还给李默,“你再试试,就按这个思路来。饵料比重减轻,子线换短换软,注意力放在捕捉那些微弱的‘上顶’或‘阴口’上。”

李默重重地点了点头,重新挂饵抛竿。这一次,他明显沉静了许多,眼神锐利地捕捉着浮漂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过了一会儿,陈遇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

“秦老爷子,是我,陈遇。叨扰您老了……是这样,我这边战队的小伙子们遇到点瓶颈,对付滑口鱼总是找不到感觉……对对,就是那种特别刁滑的老鱼。您看,方不方便让您那位高徒,带点您改良的‘那个’过来指点指点?……哎!太好了!谢谢老爷子!回头我带上好茶去看您!”

挂了电话,陈遇对李默笑道:“给你请了个外援。秦老爷子派他的关门徒弟过来,带了他秘制的‘草木腥香饵’,专门对付这种警觉性高的鱼。老爷子说了,这饵料味道极淡,但后劲足,能模拟水底自然发酵的植物和微生物气息,降低鱼的戒心。”

李默和队员们一听,眼睛都亮了。秦老爷子“饵痴”的名头在钓鱼圈里如雷贯耳,他出手的东西,绝对是宝贝!

下午,秦老爷子的徒弟,一个名叫阿斌的憨厚年轻人就赶到了。他提着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保温箱,里面是几团颜色暗沉、闻起来只有淡淡土腥和草木清香的饵料。

“师父说了,这饵料开制的时候,水要分三次加,不能一次加足。”阿斌操着带点口音的普通话,认真地演示着,“搓饵的时候,力度要轻,保持饵料的蓬松度……”

李默按照阿斌指导的方法开好饵,换上陈遇建议的轻比重、软子线配置,再次抛竿入水。

这一次,效果立竿见影。虽然鱼口依旧很轻,但那种微弱的“上顶”信号变得清晰了不少。李默屏住呼吸,抓住一个轻微上顶半目的瞬间,果断扬竿!

中了!

虽然鱼不大,但那种成功捕捉到微妙信号的喜悦和信心,瞬间回到了李默脸上。接下来的训练,他的中鱼率明显提升,整个战队的气氛也活跃了起来。

“嘿!神了!”周小波看着李默接连中鱼,兴奋地对着陈遇竖起大拇指,“遇哥,还是你厉害!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陈遇笑了笑,看着重新找回状态的队员们,心中稍安。竞技体育,技术和装备固然重要,但心态和临场应变往往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就在陈遇专注于解决战队技术瓶颈的同时,旭遇集团网络数据安全中心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

中心内,冷气开得很足,但气氛却如同外面的烈日般灼热。张伟依旧穿着他那身标志性的黑色休闲装,只是眼下的乌青更重了几分。他坐在由六块曲面屏组成的控制台前,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过,各种警告指示灯不时闪烁。

“伟哥,又发现一波!”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指着其中一块屏幕喊道,“伪装成行政部通知,附件是个带宏病毒的Excel表格,发件人邮箱模仿得跟我们内部邮箱几乎一模一样!”

张伟凑过去看了一眼,眼神冰冷:“又是‘天鹰’的手法。他们这次学聪明了,不用公共邮箱,搞了一批‘傀儡机’,伪装成我们的内部Ip段发邮件。”

他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攻击路径分析图。“追踪这个发件Ip……跳了三次,最后落在……苏州?一个民营工业园的Ip段?”

“苏州?”另一个技术员疑惑道,“‘天鹰’在国内的主要据点不是在沪市和广市吗?”

张伟没有回答,眉头紧锁,大脑飞速运转。对方如此大费周章,目标绝不仅仅是骚扰。

“他们想要什么?”张伟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忽然,他眼神一凝,调出了最近一段时间所有被攻击和尝试渗透的系统日志,进行交叉比对。

“重点关注所有涉及‘预浸料’、‘碳布编织参数’、‘树脂配方’(非核心,仅为工艺参数)的访问记录和异常查询!”张伟下令。

很快,分析结果出来了。超过七成的异常攻击和探测,最终指向的都是存储在研发中心外围服务器、用于指导生产的那部分碳布预浸料工艺参数库!虽然这不是“星煌”的核心机密,但也是虎煌钓竿性能优越的关键所在!

“果然是冲着这个来的!”张伟冷哼一声。对方知道直接窃取“星煌”技术难如登天,转而求其次,想拿到虎煌高端产品的核心生产工艺,要么用于仿制,要么用于寻找弱点进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