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那句“对手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把战场延伸到国门之外了”的话音,如同冰锥刺破书房内短暂的寂静。陈遇感觉自己的心脏猛地一缩,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湄公河,“夜枭”,样品……这些词汇串联起来,指向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对方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将触角伸向了更敏感、更难以掌控的境外区域,目标直指“星煌”技术的核心!
“高组长,”陈遇的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干,但他强迫自己保持冷静,“您的判断是,他们可能已经设法将部分……‘东西’转移出去了?或者,正准备在境外接应关键人物或数据?”
高寒那双冰冷的眸子如同两潭深不见底的寒泉,他走到主屏幕前,快速调出西南边境及湄公河流域的卫星地图,手指在上面划过几处关键节点:“不排除任何一种可能。省城那个备用邮箱,以及‘夜枭’这个代号的出现,说明对方在境内有一个高效且隐蔽的联络和行动网络。他们在滨城接连受挫,绑架、毒剂破坏均未得逞,必然会启动备用方案。而境外,尤其是湄公河这种三不管地带,是他们进行交易、转移或接应的理想场所。”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落在陈遇脸上:“陈遇同志,我需要你立刻确认两件事。第一,‘星煌-改’第三批次核心样品,除了火灾中侥幸保存下来的那一管,之前是否有过任何形式、任何数量的非正常损耗、测试样本外送,或者……非授权接触?”
陈遇心头一凛,立刻看向守在通讯台前的孙宇和李文博。两位科学家刚才也听到了高寒的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绝对没有!”孙宇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锐,“第三批次的所有样品制备、测试都在A区超净室内完成,流程严格保密,所有接触记录都有据可查!火灾前,除了我和文博,只有两名签署了最高保密协议的助理研究员在严格监督下进行过基础性能测试,测试后所有样品和废料都已按规定销毁或封存!不可能外流!”
李文博也用力点头,补充道:“制备舱的物料进出和废料处理都有双重监控和审批,尤其是核心样品,每一微克的去向都有记录!除非……除非对方在火灾前就已经通过我们未知的手段窃取了一部分……”他说到这里,声音带上了一丝不确定和后怕。
“张伟!”陈遇立刻喊道,“立刻回溯星煌基地A区火灾前三个月内所有监控日志,尤其是样品制备区、废料处理通道以及核心研究人员的行为轨迹!重点排查是否有我们之前忽略的异常节点!”
“已经在做了,遇哥!”张伟头也不抬,双手在虚拟键盘上飞舞,面前的多块屏幕数据流疯狂滚动,“结合杨队之前提供的内部排查信息,暂时没有发现明确的样品失窃记录。但对方手法老练,不能排除利用了我们监控盲区或者技术手段进行掩盖的可能性。”
高寒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继续问道:“第二件事,陈遇同志,你们集团内部,尤其是研发和核心管理层,近期是否有人员提出过异常的出国申请,或者与境外机构、人员有过非正常的接触?特别是……与东南亚方向有关的。”
陈遇大脑飞速运转,目光扫过书房内外的一张张面孔。林莉作为财务总监,对高管行程最清楚,她立刻上前一步,语气肯定:“集团所有处级以上干部的因公出国都必须经过我和遇哥的双重审批,因私出国也需要报备。最近三个月,除了北美比赛相关的赵猛、老韩、刘星,以及两次与技术合作方的正常商务洽谈(目的地欧洲和日本),没有其他获批的出国行程,更没有指向东南亚的。”
她略微停顿,秀眉微蹙,补充道:“不过……大约一个半月前,毛蛋哥……也就是毛旭,曾经提过一句,省里组织了一个面向东南亚的经贸考察团,邀请他作为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行程包括越南、缅甸等地。当时他觉得那边市场对旭遇目前的主营业务(高端钓具)意义不大,而且集团事务繁忙,就婉拒了。”
“毛旭?”高寒眼神微动,“他婉拒了?确定没有成行?”
“确定没有。”林莉肯定地点头,“当时他还跟我吐槽,说那种考察团大多是走马观花,不如踏实把省内的合作项目做好。”
高寒若有所思,随即对张伟道:“查一下那个经贸考察团的详细名单、组织方背景,以及……是否有其他与旭遇或‘星煌’项目间接相关的人员参与。”
“明白!”张伟立刻分出一部分算力进行筛查。
就在这时,杨振军从外面大步走进书房,他脸色凝重,手中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报告:“高组,陈总,星煌基地联合保卫中心初步排查报告。我们在A区废墟边缘一个未被完全烧毁的、属于之前离职的一名清洁工的储物柜夹层里,发现了一个微型的、非厂区配发的信号转发器残骸。技术分析表明,这东西至少在火灾发生前一周就已经被激活,可能用于短距离窃听或信号中继。”
清洁工?信号转发器?
又一个隐藏在细微处的钉子!
王小虎一听就炸了:“妈的!连打扫卫生的都被渗透了?俺这就去把最近半年所有离职、入职的后勤人员档案翻个底朝天!”
“已经在了排查名单里。”杨振军按住冲动的王小虎,继续汇报,“另外,对现任所有员工的第二轮背景审查中,发现研发中心一名数据录入员的表哥,在省城‘鼎峰资本’担任中层管理。这名数据录入员本身权限不高,但能接触到部分非核心的实验数据录入界面。已经对她进行隔离审查。”
线索似乎在一点点汇聚,但又显得扑朔迷离。内鬼似乎无处不在,却又都处于相对外围的位置,真正的核心层依然稳固,但那种被无形之手窥视的感觉令人窒息。
高寒听完汇报,眼神冰冷:“看来,对方的渗透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更散。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杨队,内部排查不能停,力度还要加大。同时,对外围线索的追踪必须加快!”
他转向陈遇,语气斩钉截铁:“陈遇同志,边境那边不能等。我需要授权,‘利剑’小组需要出动一支精干小队,提前潜入湄公河相关区域,进行先期侦察和布控。一旦确认‘夜枭’或样品踪迹,立即采取行动!”
跨境行动!这意味着真正的短兵相接,危险程度远超国内!
陈遇深吸一口气,没有任何犹豫:“授权没问题!需要旭遇提供什么支持?资金、装备,还是……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他脑海中瞬间闪过赵猛那彪悍的身影,但随即否定,这种专业行动,不是靠钓鱼技术能解决的。
高寒摇了摇头:“资金和装备我们有特殊渠道。人员方面……”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陈遇,“你们有个现成的人选,或许能提供意想不到的帮助。”
“谁?”
“赵强。”
“强子?”陈遇一愣,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赵强?那个鼓捣饵料差点把遇龙苑炸上天、思维天马行空的赵强?
“对,就是他。”高寒肯定道,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中闪过一丝考量,“我们截获的零碎信息中,提及‘备用路线’时,有一个非常隐晦的指向——利用当地特有的水生植物气味作为掩护或信号。赵强同志在天然植物萃取和气味模拟方面的造诣,尤其是他对各种水域生物习性的深入了解,可能对我们识别特定环境、追踪目标有奇效。而且,他的思维模式……有时候能跳出常规框架。”
陈遇顿时哭笑不得。让赵强去参与跨境抓捕行动?这听起来比用钓竿抓间谍还不靠谱!但高寒说得不无道理,赵强在气味和天然材料方面的专长,确实可能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发挥关键作用。而且,这家伙胆子不大,但关键时刻歪点子多,说不定真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