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蛋一边给刘倩夹菜,一边吐槽今天接待考察团遇到的趣事:“……那老板非要看咱们的‘秘密车间’,说是要学习‘小巨人’的核心技术,被俺一句‘商业机密’给挡回去了,那表情,啧啧……”
刘倩嗔怪地看他一眼:“你就嘚瑟吧!小心人家给你穿小鞋!”
“怕啥!咱们现在是‘国家队’预备役,底气足着呢!”毛蛋不以为意。
王小虎给苏婷盛了碗汤,说道:“车间最近没啥大问题,就是新来的那批自动化设备调试有点麻烦,不过有爸……陈工盯着,问题不大。”他又差点顺口,赶紧扒拉两口饭掩饰。
孙宇细嚼慢咽,偶尔和苏雨晴低声交流几句孩子教育的问题。晓晓安静地自己吃着饭,像个小小绅士。
赵强则依旧是他餐桌上的“活跃分子”,不停地给大家介绍他的“深海幽灵”研发灵感来源,从南极磷虾的生活习性讲到深海高压环境对鱼类味觉的影响,听得众人一愣一愣的。
希希和牛牛凑在一起,小声讨论着学校里哪个同学钓鱼最厉害,约着周末要去基地后面的小河边比赛。
安安则坐在宝宝椅上,用手抓着糊糊,吃得满脸都是,偶尔还试图把糊糊抹到旁边晓晓哥哥的脸上,被林莉及时制止。
陈遇看着这喧闹、鲜活、充满了烟火气的画面,心中充满了宁静与力量。外界的风刀霜剑,商业的暗流汹涌,在这一刻都被这温暖的家的壁垒隔绝在外。这就是他奋斗的意义,守护这份触手可及的幸福。
饭后,孩子们被妈妈们带去洗漱。陈遇、王小虎、孙宇、赵强几个男人照例移步阳台。
夜风微凉,带着园区里花草的清香。楼下,研发中心的灯光依旧明亮,如同黑夜中指引方向的星辰。
“遇哥,IGFA那边,真的没办法介入吗?”王小虎憋了半天,还是忍不住问道,语气带着担忧。他虽然主要负责生产,但也明白国际标准的重要性。
孙宇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很难直接介入。这类国际组织门槛很高,尤其看重历史和资历。我们作为新兴企业,想短时间内获得话语权不现实。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广泛的市场认可,让他们无法忽视我们的存在。”
赵强瓮声瓮气地说:“那就用产品说话!咱们的竿子,咱们的饵料,哪点比他们差了?抚仙湖不是把那个啥‘海神之怒’都干趴下了吗?”
“赛场上的胜利是证明,但规则制定是另一个战场。”陈遇望着远处的灯火,缓缓道,“强子说得对,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说话。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被动挨打。孙宇,你们研发中心要再加把劲,尤其是低成本生物质前驱体技术,这是打破他们‘环保’质疑和成本壁垒的关键。毛蛋哥那边会全力争取国际上的支持者。我们双管齐下。”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几位老友、兄弟:“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没有理由在最后一段被人用非技术的手段挡在外面。他们有他们的规则,我们有我们的坚持和实力。”
“对!干就完了!”赵强挥舞着拳头。
“俺们车间保证不掉链子!”王小虎拍着胸脯。
孙宇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
家人的支持,团队的凝聚力,在这一刻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撑着陈遇迎接前方更大的风浪。
几天后,毛蛋踏上了前往欧洲的航班。与此同时,周凯策划的“用户证言”系列宣传也正式启动。范·德·桑德率先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长达十分钟的视频,他手持“轩辕之翼·韧”,站在自己家乡的河流旁,用饱含激情的语调解说这款钓竿在应对复杂水流和巨物时的卓越表现,并直言不讳地批评了那份瑞士白皮书的片面性,呼吁行业应包容并鼓励多种技术路径的创新。
“我相信我手中的竿子,我相信‘旭遇’的技术和理念!”范·德·桑德对着镜头说道,语气铿锵有力。
他的发声如同投石入水,激起了不小的波澜。紧接着,欧洲、北美等地多位与“旭遇”合作密切的职业钓手和资深爱好者也纷纷站出来,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和鱼获,力挺“旭遇”产品。
这些来自市场一线、充满真情实感的用户证言,有效地对冲了日利方面依靠白皮书制造的舆论压力。不少原本持观望态度的经销商和赛事组委会,开始重新评估“旭遇”的价值。
然而,对手的反击也随之而来。日利集团旗下控制的几家行业媒体,开始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质疑范·德·德桑德等人是“受利益驱使”,攻击“旭遇”的“用户证言”是“精心策划的营销骗局”,并再次老调重弹,强调等离子体技术的“权威性”和“唯一性”。
舆论场上,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一时间硝烟弥漫。
就在这纷乱的局面中,张伟监控到了一个更值得警惕的信号。
“遇哥,我们发现日利和‘巨物猎手’的资本触角,开始伸向国内。”张伟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他们通过多层股权架构和关联基金,正在秘密接触几家与我们有关联,或者拥有相关技术专利的中小型科技公司,包括我们之前考察过、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合作的青海那家石墨矿提纯企业。”
陈遇眼神一凛:“他们想干什么?收购?还是技术封锁?”
“目的尚不明确,但肯定不是善意。”张伟分析道,“可能是想提前布局,控制潜在的竞争对手或技术源头;也可能是想通过资本运作,获取对我们不利的信息或技术细节;甚至不排除是想在我们内部制造裂痕。”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把我们扼杀在摇篮里。”陈遇冷声道,“伟哥,加强对这些潜在目标的监控,同时,提醒孙宇和文博,尤其是与吴教授联合实验室的相关人员,务必加强技术保密和信息安全意识。”
“明白。我会增派人手,重点关注这几个方向。”张伟应道。
战场,从国际标准、舆论宣传,悄然蔓延到了资本和技术的底层争夺。陈遇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收紧。
这天晚上,陈遇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推开家门,发现客厅里只亮着一盏小夜灯,林莉披着外套坐在沙发上,似乎是在等他。
“怎么还没睡?”陈遇放下公文包,走过去轻声问。
“等你。”林莉站起身,帮他脱下外套,闻到一股淡淡的烟味,眼中闪过一丝心疼,“事情……很麻烦?”
陈遇叹了口气,没有隐瞒,将国际标准之争、舆论攻防以及对手资本渗透的情况简要告诉了林莉。
林莉安静地听着,没有惊慌,只是轻轻握住了他的手,拉着他坐到沙发上:“我就知道,‘小巨人’的牌子没那么好扛。外面是不是压力很大?”
“嗯。”陈遇靠在沙发上,闭上眼,揉了揉刺痛的太阳穴,“这次不一样,不是简单的产品竞争或者价格战,而是规则、舆论、资本的多维度围剿。感觉……像是在跟一个看不见的巨人对弈,它占尽了先手和资源优势。”
林莉将头靠在他肩上,柔声道:“还记得你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吗?在街道那个小作坊里,几个人挤在一起,连台像样的设备都没有。那时候,谁能想到能有今天?你们不也是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她顿了顿,声音更加温柔:“现在虽然对手强大了,但你们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你有孙宇、虎子、伟哥、毛蛋、强子他们这些可以托付后背的兄弟,有程老、秦老这样的定海神针,有整个‘旭遇’上下齐心协力的员工,还有……我和孩子们,永远站在你身后。”
陈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睁开眼,看着妻子在昏暗灯光下温柔而坚定的侧脸,反手紧紧握住她的手:“莉姐,谢谢你。”
“谢什么。”林莉笑了笑,“我们是一家人啊。风雨同舟,本来就应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相信你,相信大家,一定能闯过去。”
就在这时,卧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希希揉着惺忪的睡眼探出头来:“爸爸,你回来了?”
“吵醒你了?”陈遇招手让他过来。
希希跑过来,挤到爸爸妈妈中间,小声说:“没有,我听到爸爸的声音了。爸爸,你是不是又不开心了?我今天在学校画了一幅画,送给你。”
他从睡衣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画纸。陈遇展开一看,画上是爸爸穿着超人的披风,手里拿着一个巨大的、闪闪发光的盾牌,盾牌上写着“旭遇”两个字,盾牌前面是几个画得歪歪扭扭、戴着奇怪帽子(疑似代表外国人)的小人,正在被盾牌发出的光芒推得连连后退。画的上面写着:“爸爸的盾牌最厉害!”
刹那间,陈遇的眼眶湿润了。儿子稚嫩的画笔,却仿佛洞悉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压力和坚守。他紧紧抱住儿子,声音有些哽咽:“谢谢希希,爸爸的盾牌,一定会保护好咱们的家,保护好‘旭遇’。”
是啊,他有需要守护的家人,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外界的风暴再猛烈,家的壁垒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赋予他抵御一切风浪的勇气和力量。
他深吸一口气,将儿子和妻子一起拥入怀中。前方的路注定崎岖,但他已做好准备,为了这个家,为了“旭遇”,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