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钓人生路 > 第265章 逆流而上与家的港湾

第265章 逆流而上与家的港湾(2 / 2)

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互动,妈妈们都露出了温柔的笑容。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家园,是前方战士们最坚实的后盾,也是最温暖的慰藉。

陈遇和孙宇的湖南之行,安排得很快。在张伟的协调下,他们以学术交流的名义,低调地抵达了中南大学,见到了吴建国教授。

吴教授年近花甲,头发花白,穿着朴素,甚至有些邋遢,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有神,透着学者特有的专注和执着。他的实验室和当初海因里希博士那里有几分相似,堆满了各种仪器、样品和书籍,显得有些凌乱,但氛围却充满了探索的热情。

没有过多的寒暄,双方很快就进入了技术讨论。孙宇就“虎煌”系列目前遇到的材料瓶颈和未来技术构想与吴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吴教授对“旭遇”能在应用端取得如此成就表示赞赏,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孙宇他们目前在材料基础上可能存在的隐患。

当话题转到吴教授的生物质前驱体技术时,老先生的眼睛更是亮得吓人。他拿出一些黑褐色的粉末样品和初步成型的碳丝,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他的理念、实验数据和面临的难题——主要是前驱体纯度批次差异大、纺丝过程易断、碳化收率低等典型的实验室到产业化之间的鸿沟。

“……关键在于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分离与可控重构,以及催化体系的选择……”吴教授讲得投入,直接在白板上写下一连串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陈遇虽然对具体技术细节不甚了解,但他能感受到吴教授对这项技术倾注的心血和其背后蕴含的巨大潜力——环保、低成本、可持续。

“吴教授,”陈遇待老先生告一段落,诚恳地说道,“您的这项研究,意义非凡。我们‘旭遇’非常希望能与您和您的团队进行合作。我们不追求短期的商业回报,愿意投入资金,支持您将这项技术继续深化,共同探索产业化的可能路径。我们可以先从一个联合实验室开始,您看如何?”

吴教授看着陈遇,眼神中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遇到知音的激动:“陈总,不瞒你说,之前也有几家大公司来找过我,有的想直接买断专利,有的只想摘桃子,像你们这样愿意支持基础研究、愿意陪着我们慢慢摸索的企业,不多见啊。”

孙宇适时补充道:“吴老师,我们遇哥一直强调,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要看长远。您这项技术,如果真的成功了,那将是颠覆性的。”

吴教授沉吟良久,最终用力一拍大腿:“好!既然你们有这个眼光和魄力,那我老吴就跟你们合作!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这条路可能很长,也很烧钱,而且很可能失败!”

陈遇笑了:“吴教授,搞科研哪有一帆风顺的?我们‘旭遇’就是不怕失败,就怕没有方向。只要方向是对的,再难,我们也愿意投入!”

合作意向初步达成,气氛更加融洽。离开实验室时,吴教授还特意送了陈遇和孙宇一人一小包他实验室制备的、性能最好的碳丝样品作为“纪念”。

回程的飞机上,孙宇依旧沉浸在与技术大牛交流的兴奋中,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灵感。陈遇看着窗外翻滚的云海,心中充满了希望。与吴教授的合作,如同在黑暗中又点亮了一盏灯,虽然微弱,但指向的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

然而,刚回到公司,一个不好的消息就传来了。

毛蛋从青海打来电话,语气有些沮丧:“遇仔,青海这边谈得不太顺利。他们那个矿品质是不错,但提纯技术太落后,杂质含量高,根本达不到咱们的要求。我跟他们提技术合作,他们倒是有点兴趣,但顾虑很多,怕被我们吞了,也缺钱搞技术改造,僵住了。”

几乎是同时,张伟也汇报了新的情况:“遇哥,我们监测到,日利联合了几家欧洲化工巨头,突然宣布对几种用于碳纤维生产的特种化学品进行‘全球范围的技术升级和维护’,导致短期内供应紧张,价格应声暴涨了百分之三十!这明显是针对我们的阳谋,想抬高我们的生产成本!”

屋漏偏逢连夜雨。上游原材料布局受挫,对手又用资本优势直接拉高行业成本,压力瞬间倍增。

陈遇召集核心层紧急开会。

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王小虎首先嚷嚷开了:“原料涨价?涨就涨!咱们的产品现在卖得好,有溢价空间!总不能因为他们涨价,咱们就不生产了吧?”

孙宇皱着眉头:“涨价是一方面,关键是供应稳定性。如果他们持续搞这种动作,或者突然断供某几种关键化学品,会非常麻烦。我们必须加快替代方案的研发和备选供应商的认证。”

李文博推了推眼镜:“吴教授那边的技术虽然前景好,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务之急,是稳住现有供应链。我建议,我们可以主动与现有的几家核心供应商重新谈判,适当提高采购价,签订更长期的锁价锁量协议,哪怕暂时牺牲一部分利润,也要保证生产的稳定。”

林莉从财务角度提出了担忧:“如果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我们的利润空间会被严重挤压,影响到后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扩张。需要尽快评估这次涨价对我们的具体影响,并制定相应的财务应对策略。”

周凯则关心市场:“咱们的产品刚提价不久,如果因为成本原因再次提价,可能会影响市场接受度,尤其是中端产品线。”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分析着局势,商讨着对策。陈遇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大家都看到了,对手这是组合拳。舆论战没占到便宜,就开始用资本和供应链的优势来挤压我们。这是正常的商业竞争, albeit (虽然)手段不那么光彩。”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稳而坚定:“慌,解决不了问题。抱怨,也没有用。既然他们出招了,那我们接着就是。”

“第一,生产成本问题。”陈遇看向林莉和王小虎,“莉莉,你和虎子一起,立刻成立一个成本控制小组,仔细核算这次涨价对我们的具体影响,从生产流程优化、管理成本压缩、到部分非关键零部件寻找国产替代等多个角度,挖掘内部潜力,尽可能对冲成本上涨压力。必要的时候,旗舰产品可以维持原价,牺牲部分短期利润,保住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中端产品,看看有没有可能通过简化包装、优化配置等方式,维持价格稳定。”

“明白!”林莉和王小虎齐声应道。

“第二,供应链安全。”陈遇看向毛蛋和孙宇,“毛蛋哥,青海那边不要放弃,继续谈。可以换种方式,我们不出资占股,而是以预付长期订单的方式,提供一笔无息贷款,专门用于他们进行提纯技术改造,我们派技术人员协助。用订单换技术升级,绑定利益。”

毛蛋眼睛一亮:“这个法子好!我再去磨磨!”

“孙宇,文博,”陈遇继续道,“你们研发中心的任务更重了。一方面,加快对现有材料体系的优化,看看能不能通过调整配方和工艺,降低对那几种暴涨的特种化学品的依赖度。另一方面,与吴教授的联合实验室要尽快挂牌运转起来,投入资源,争取早日在那条新路径上取得突破。同时,江苏那家树脂公司,也要抓紧接触评估。”

“没问题!”孙宇和李文博郑重答应。

“第三,市场层面。”陈遇看向周凯,“凯子,宣传重点要微调。接下来,我们要更多强调‘旭遇’产品的‘价值’而非单纯‘价格’,突出我们的技术含量、耐用性、环保理念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让用户觉得物有所值。同时,可以策划一些针对老用户的以旧换新、或者会员专享优惠活动,提升客户粘性。”

“明白!强化价值认同,弱化价格敏感!”周凯迅速记录。

“最后,”陈遇看向张伟,“伟哥,继续盯紧对手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们在上游原材料市场的动作和游说赛事组织的进展。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

“明白。”

战略清晰后,众人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领命而去。虽然压力巨大,但团队的核心凝聚力却在逆境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晚上,陈遇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推开门的瞬间,温暖的灯光和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驱散了他满身的疲惫。

“爸爸回来啦!”希希第一个冲过来,手里还举着一幅新画的画,“你看!我画了爸爸在公司打坏人!”

画上,陈遇穿着超人披风,手里拿着一个巨大的鱼竿,把几个画得歪歪扭扭、标注着“坏蛋”的小人打得落花流水,背景是“旭遇”的大楼。

陈遇被儿子的画逗笑了,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抱起儿子亲了一口:“画得真棒!爸爸就是把坏蛋都打跑!”

林莉抱着安安从厨房出来,看着父子俩,温柔地笑道:“洗手吃饭吧,今天妈做了你爱吃的红烧排骨。”

饭桌上,希希叽叽喳喳地说着幼儿园的趣事,安安坐在宝宝椅里,用手抓着糊糊,吃得满脸都是。陈遇和林莉聊着家常,绝口不提公司的烦心事。这简单而温馨的日常,是陈遇最好的充电站。

吃完饭,陈遇陪着希希拼了一会儿乐高,又抱着安安在阳台上看星星。小家伙指着天上最亮的那颗,咿呀着:“灯……灯……”

陈遇亲了亲女儿的脸蛋:“对,那是星星,是天上的灯。就像爸爸公司里的灯一样,亮着,就是在工作,在创造好东西。”

安安似懂非懂,依偎在爸爸怀里,打了个小哈欠。

林莉收拾完厨房,也来到阳台,站在陈遇身边,轻声问:“公司那边……压力很大吧?”

陈遇看着怀里渐渐睡着的女儿,又看了看身边温柔的妻子,摇了摇头:“没什么,都能解决。看到你和孩子们,我就什么烦恼都没了。”

林莉握住他的手:“我知道你不想让我们担心。但别忘了,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难处,说出来,就算我帮不上大忙,也能听着。”

陈遇心中一暖,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嗯,我知道。莉姐,有你们在,我就有使不完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