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钓人生路 > 第253章 新生命降临与远方的战鼓

第253章 新生命降临与远方的战鼓(2 / 2)

然而,就在这充满了新生命喜悦的时刻,张伟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走到走廊尽头,看了一眼信息,眉头微微蹙起,但很快又舒展开。他并没有立刻打扰沉浸在幸福中的陈遇,只是默默地将信息加密保存,准备稍后再行汇报。

接下来的几天,陈遇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医院。林莉恢复得很快,小丫头也被取名为陈念安,乳名安安,寓意平安顺遂,也寄托了家人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珍惜。

病房里每天都热闹非凡。毛凤英和赵梅变着花样地炖汤补品;毛蛋、王小虎等人轮流来看望,带来各种礼物和笑话,逗得林莉开心不已;希希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来看妹妹,叽叽喳喳地汇报自己在学校的见闻,虽然安安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周凯更是充分发挥了他的宣传特长,精心拍摄了无数张温馨的照片和小视频,在征得陈遇和林莉同意后,挑选了几张不露正脸但氛围感十足的照片,配上一段温情脉脉的文字,在“旭遇”官方平台发布了喜讯。

【吾家有喜,明珠入掌。愿岁月静好,平安喜乐。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旭遇’的朋友们,这份喜悦与你们共享!#旭遇 #新生命 #感恩同行】

帖子一发,立刻引来了潮水般的祝福。合作伙伴、钓友、粉丝,甚至一些竞争对手都发来了祝贺。范·德·桑德还特意从荷兰寄来了一个手工制作的木质摇铃作为礼物。“旭遇”上下更是如同过节一般,王小虎代表生产部给所有员工都发了一个红鸡蛋,食堂也连续三天加餐,分享着这份来自总裁家庭的喜悦。

就在安安出生后的第五天,林莉和宝宝顺利出院回家。陈遇将母女俩接回“遇龙苑”,家里早已被毛凤英和赵梅收拾得温馨整洁,窗明几净。

也正是在这天晚上,等到林莉和安安都安然睡下,陈遇才在书房里,听张伟汇报了那天在医院收到的消息。

“遇哥,日利集团那边,有新的动作了。”张伟的声音透过加密电话传来,一如既往的冷静,“他们联合了欧洲那家拥有特殊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专利的‘阿尔法研究所’,以及北美‘巨物猎手’,正式向国际钓具标准化组织提交了一份新的提案。”

“提案内容?”陈遇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宁静的园区夜景,语气平静。

“核心是提议将‘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功能性处理工艺的环保性及耐久性’纳入新的强制标准体系。”张伟调出一份文件摘要,“他们提出的参考标准,恰恰是‘阿尔法研究所’的那项专利技术所对应的参数。而这项技术,与我们‘虎煌’系列以及‘轩辕’系列目前采用的表面处理技术路径完全不同。”

陈遇眼神微凝。果然来了,而且直指技术根本。这不再是简单的价格战或者低层次的盘外招,而是升级到了标准制定层面的“阳谋”。一旦对方的提案被采纳,成为国际标准,那么“旭遇”现有的主流产品,除非支付高昂的专利授权费或者彻底改变技术路线,否则就可能被贴上“不环保”或“不耐久”的标签,被排斥在市场之外。

“他们这是想用标准作为锁链,把我们限制在门外。”陈遇沉声道,“消息来源可靠吗?”

“可靠。提案已经进入技术委员会初步审核流程。我们在委员会内部的朋友提前透露了风声。日利和‘巨物猎手’这次下了血本,游说力度很大。”张伟确认道,“另外,我们监测到,‘阿尔法研究所’近期有数笔来自不明账户的大额资金注入,怀疑与日利有关。”

陈遇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窗玻璃上敲击着。新生女儿的带来的喜悦尚未散去,远方的战鼓却已擂响。这一次的对手,更加狡猾,手段也更加“正规”和致命。

“知道了。”陈遇的声音恢复了沉稳,“伟哥,继续密切关注,收集所有关于这项提案和‘阿尔法技术’的公开及非公开信息。同时,启动我们的应急预案。”

“明白。需要召集孙工他们开会吗?”

“暂时不用。莉莉刚出院,需要静养。这几天我先陪陪她们。”陈遇顿了顿,补充道,“让孙宇和文博他们按原计划推进‘虎煌’4.0的研发,不要受外界干扰。告诉他们,天塌不下来,我们有准备。”

挂断电话,陈遇在书房里静立良久。窗外,“旭遇”产业园的灯火如同繁星点点,那里有他奋斗多年打下的基业,有无数追随他、信任他的员工和伙伴。家里,卧室里躺着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妻子和女儿,隔壁房间睡着聪明可爱的儿子。

守护这一切的信念,从未如此刻般清晰和坚定。

他回到卧室,林莉醒着,正温柔地看着婴儿床里熟睡的安安。见到陈遇进来,她轻声问:“有事?”

陈遇走过去,揽住妻子的肩膀,笑了笑:“没什么大事,工作上的一点小波澜。放心吧,我能处理好。” 他不想让产后虚弱的妻子再为公司的事操心。

林莉靠在他怀里,没有追问,只是轻声说:“嗯,我相信你。不过别忘了,你现在可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有什么事,我们一起扛。”

“好。”陈遇心中暖流涌动,低头吻了吻妻子的发顶,“一起扛。”

第二天,陈遇抽空去了一趟研发中心。他没有召集正式会议,只是在实验室找到了正在忙碌的孙宇和李文博。

“陈总,你怎么来了?嫂子和孩子那边……”孙宇见到陈遇,有些意外。

“莉莉和安安都很好,有妈和赵姨照顾着。”陈遇摆摆手,走到实验台前,看着上面摆放的最新“虎煌”4.0原型样品,“进展如何?”

李文博推了推眼镜,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组数据:“新型静电纺丝技术的初步验证结果比预期要好,纤维定向排列的一致性提升了百分之十五。不过,多尺度协同增强方案的界面融合问题,还需要攻克几个关键难点。”

“嗯,稳步推进就好。”陈遇点点头,看似随意地问道,“对了,你们对目前国际上车用、航空用高端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技术趋势有了解吗?尤其是涉及环保和耐久性评估的新方法。”

孙宇和李文博对视一眼,敏锐地察觉到陈遇此问并非无的放矢。

“有关注。”孙宇谨慎地回答,“欧洲那边,尤其是几家顶尖的研究机构,近几年确实在推一些基于等离子体、激光等新原理的表面处理技术,强调低溶剂、低能耗、长寿命。有些理念很前沿,但产业化成本和工艺稳定性还是大问题。”

李文博补充道:“我们‘旭遇’目前的表面处理技术,是基于我们自身材料特性开发的‘微弧氧化-原位聚合’复合体系,虽然在传统Voc(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指标上不是最低的,但胜在与基体结合强度极高,耐久性经过长期验证非常优秀,而且工艺成熟,成本可控。”

陈遇若有所思:“也就是说,如果单纯以某种新型技术的特定参数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判所有技术的优劣,并不科学?”

“当然不科学!”孙宇语气肯定,“材料和技术是匹配的。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我们。关键是看最终产品的综合性能和市场验证结果。某些新概念技术,实验室数据漂亮,但放到实际复杂工况下,未必有传统成熟技术可靠。”

“我明白了。”陈遇脸上露出了笑容,“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把‘虎煌’4.0做得更扎实,性能数据更漂亮,这就是最好的回应。”

离开研发中心,陈遇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应对思路。对手想在新兴领域利用专利和标准设置壁垒,那他就要在更底层的材料性能、更全面的技术体系,以及更广泛的市场认可上,构建起更坚固的护城河。

接下来的日子,陈遇白天尽量在家陪伴林莉和安安,处理一些必要的文件和电话会议,晚上等家人都睡下后,才会在书房里与张伟、孙宇等人进行加密连线,深入分析对手的动向,商讨对策。

“他们的提案,核心是想把我们排斥在游戏之外。”视频连线中,孙宇分析道,“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到标准制定的讨论中去,发出我们的声音,用数据和事实证明我们技术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张伟补充:“我们需要联合那些同样可能受到这项提案影响的、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形成联盟,共同反对这种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标准提案。”

周凯也加入了讨论:“宣传上,我们可以继续强化‘绿色垂钓系统’的整体理念,突出我们在减少整个垂钓活动环境足迹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而不仅仅是纠结于某个单一环节的某项指标。同时,可以策划一些内容,科普不同技术路线的优缺点,引导公众和行业进行理性思考。”

陈遇肯定了大家的想法:“思路是对的。孙宇、文博,你们负责准备详尽的技术白皮书和对比测试数据,要能经得起最严格的质疑。伟哥,联络潜在盟友和我们在标准委员会内部的朋友,了解提案进展,寻找突破口。凯子,宣传预热可以开始,但注意分寸,先营造氛围,不要直接攻击对手。”

战略方向确定,各部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虽然新的挑战来临,但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旭遇”核心团队,显得更加沉着和默契。

家里,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安安的到来,为这个家增添了无尽的欢乐和……忙乱。

“哎呀!又尿了!”毛凤英手忙脚乱地给孙女换尿布,小家伙瞪着小腿,似乎还挺得意。

“妈,我来吧。”林莉想要起身,被陈遇按住。

“你躺着休息,我来。”陈遇自告奋勇,接过尿布,动作虽然略显笨拙,但神情专注,仿佛在完成一项精密仪器的组装任务。

希希则成了“首席围观官”,每天都要趴在婴儿床边看好久,时不时伸出小手指,轻轻碰碰妹妹的小手小脚,然后自己咯咯笑个不停。

“爸爸,妹妹什么时候能跟我一起玩钓竿啊?”希希满怀期待地问。

陈遇笑着摸摸儿子的头:“还要等好久呢,等安安会走路,会跑了才行。”

“哦……”希希有点小失望,但很快又振作起来,“那我先教她认鱼!看,这是鲤鱼!”他指着墙上的鱼类挂图。

赵强来看望时,更是贡献了无数笑料。他盯着安安看了一会儿,煞有介事地说:“嗯,看这娃的眼神,清亮有神,以后肯定是个钓鱼的好苗子!鼻子也灵,像俺!搞饵料绝对是一把好手!”

众人都被他的话逗得前仰后合。林莉笑道:“强子,安安这才多大,你就开始规划她的人生了?”

赵强理直气壮:“那必须的!从小培养嘛!俺连给娃启蒙的‘婴儿感知型天然植物香氛’都在构思了!”

日子就在这样忙碌而温馨的氛围中悄然流逝。安安一天一个样,渐渐长开了,皮肤变得白皙粉嫩,大眼睛像极了林莉,忽闪忽闪的,非常可爱。

这天傍晚,陈遇抱着女儿在阳台晒太阳,小家伙在他怀里睡得香甜。林莉靠在躺椅上,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希希则在一边摆弄他的玩具钓竿。

夕阳的余晖洒在一家人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莉姐,你看安安这睡相,多像你。”陈遇轻声说。

林莉温柔地笑着:“嘴巴像你。”

就在这时,陈遇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伟发来的加密信息。他快速浏览了一眼,眼神微微一凝,随即恢复平静。

“有事?”林莉敏锐地察觉到了。

陈遇将手机放回口袋,笑了笑:“没什么,就是之前说的那个标准提案,下周要在日内瓦进行第一次技术讨论会了。”

“你要去吗?”林莉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陈遇摇摇头,看着怀里的女儿和身边的妻子儿子:“这次让孙宇带队去。他现在完全能独当一面了。我留在家里,陪你们。”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而自信,“有些仗,不一定需要我亲自上前线。我相信我们的团队,相信我们的技术。”

林莉伸出手,握住他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