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赛夺冠的消息像春风般传遍校园。周一清晨,陈遇刚走进初三教室,就被黑板报上醒目的倒计时惊到:距中考还有98天!旁边贴着他们省赛领奖的照片,形成奇特的对比。
成名人了啊!毛蛋骑着摩托车追到校门口,扔给陈遇一沓信,都是来信请教的!不过...他指指教室,你们班主任说中考前要收心了。
教室里的气氛明显不同。课桌上堆着厚厚的复习资料,黑板上写着百日冲刺的标语。班主任李老师宣布:学校决定成立科技创新社团,但——她特意加重语气,中考结束后再启动!
同学们顿时哀鸿遍野。能不能边复习边搞项目?王小虎小声嘀咕。
孙宇推推眼镜:根据数据,每天投入1小时科研,对中考成绩影响在误差范围内。
张伟已经打开电脑:我可以开发复习-科研时间优化算法......
但老师的担忧很快得到验证。第一次模拟考,几个项目组成员成绩明显下滑。
看看!我说什么来着!教务主任拿着成绩单找上门,马上中考了,还搞这些!
最让人意外的是家长会的场面。陈父被几个家长围住:老陈,让你家孩子收收心吧,别带着大家不务正业!
李娟父亲却站出来:我家娟子这次进步了15名!她说搞科研让她开窍了!
分歧在周五爆发。教务处正式通知:即日起至中考,所有科技活动暂停!
当晚,306宿舍召开紧急会议。
不能停!王小虎急得跳脚,下个月还有全国赛!
孙宇分析数据:其实每天30分钟项目时间,反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张伟调出程序:看,这是我做的学习-科研双向促进模型......
转机来自一个意外。市教研员来校指导中考备考,正好遇到学生在天台秘密做实验。
这是什么?教研员好奇地问。
浮漂受力分析仪,陈遇老实回答,用来理解流体力学,对物理中考有帮助。
教研员眼睛一亮:有意思!能不能演示?
这场临时演示意外促成了学科融合研讨会。教研员看着学生们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连连点头:这才是素质教育该有的样子!
周五的教职工会议上,争论达到白热化。
中考成绩是硬指标!教务主任坚持。
创新精神也是素质教育要求!物理老师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