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丫丫抱着个瓦罐从外面跑进来,罐子里是酸梅汤,晃得汤汁差点洒出来:“刘叔叔,我奶奶说这酸梅汤里放了薄荷,特别解腻...咦,你们在看什么?”她凑到草纸前,指着上面的字,“这是谁写的?字好丑哦。”
“是位客人,”刘明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丫丫要不要帮忙招待客人?”
丫丫用力点头,把瓦罐放在柜台上:“客人要喝酸梅汤吗?我奶奶做的可好喝了!”
草纸上的铅笔突然画了个笑脸,然后写道:“谢谢,不用了。我会在裂隙开启前再过来,记得准备好定星盘的碎片和镇魂珠的能量。”字迹渐渐淡去,铅笔“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地上的影子也消失了,仿佛从未出现过。
镜面上的光斑也散了,恢复成普通的青铜色。院子里的蝉鸣依旧聒噪,风扇还在吱呀转动,刚才的一切像场荒诞的梦。
“未来...真的会有影阁余党吗?”苏婉儿拿起草纸,上面的字迹已经开始模糊,“1949年是那么重要的年份,他们怎么敢...”
“因为越重要的节点,越容易被利用,”刘明收起草纸,眼神变得坚定,“但也正因为重要,才会有更多人守护它。就像当年太爷爷守护古籍,林晚秋的爷爷守护定星盘,我们也能守住这里。”
念安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颗从月落崖带回来的定星盘碎宝石:“小精灵说,把这个放在铜镜旁边,就能收集游光的能量,到时候就能帮他了。”
丫丫也说:“我回去告诉奶奶,让她召集镇上的守界人,到时候我们一起帮忙!”
傍晚时分,林晚秋带着杭州守界人的消息来了。她带来个木盒,里面装着从爷爷旧物里找到的星象图,上面标注着1949年前后的时空波动:“守界人档案里说,那年确实有过异常能量记录,但很快就消失了,当时以为是自然现象,现在看来,可能是影阁余党在试探。”
张建国也来了,手里拿着本新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话》,指着其中一页:“你们看,1949年七月初七,江南小镇确实发生过一场奇怪的‘海市蜃楼’,有人说看到了古代的军队,还有人说看到了未来的飞机,当时报纸都报道了。”
“是影阁在那次失败了,”刘明合上书本,“但他们没放弃,想从未来回来再试一次。”
夜幕降临时,杂货店的灯亮了。刘明把定星盘碎宝石放在铜镜旁,宝石在灯光下泛着蓝光,与镜中的长安街景隐隐呼应。苏婉儿在整理艾草粉和镇魂珠碎片,念安和丫丫趴在桌上,用彩笔给“游光”画邀请函,上面写着:“欢迎你来我们家,我们有好多好吃的!”
窗外的月亮渐渐升起来,清辉透过窗棂洒在地板上,像铺了层霜。刘明看着铜镜里映出的长安灯火,又看了看身边忙碌的家人和朋友,突然觉得,所谓的时空守护,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战斗——过去的人埋下种子,现在的人浇灌它,未来的人期待它开花,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七月初七还有三天,”他轻声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苏婉儿握住他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嗯,足够了。”
镜面上,那颗定星盘碎宝石的蓝光越来越亮,仿佛在回应着他们的决心。远处传来豆腐坊收摊的梆子声,一下,又一下,敲在江南宁静的夜色里,敲在无数个平凡却坚定的守护瞬间里。
三天后的子时,注定不会平凡。但只要这盏灯还亮着,只要这面镜还映着人间烟火,就没什么能被轻易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