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阳到扬州的长途汽车在国道上颠簸,车窗外的麦田渐渐被水网取代,青灰色的瓦檐从绿树间探出头,像水墨画里晕开的笔触。念安趴在车窗上,指着运河里穿梭的画舫:“爹爹你看,那些船和书上画的一样!”
《星象考》里确实有幅扬州古运河的插画,画中画舫上的红灯笼在暮色里摇曳,与此刻窗外的景象几乎重合。苏婉儿翻到那一页,指尖划过画舫尾部的暗格:“太爷爷在这儿注了行小字——‘船底有舱,藏于水影’,说不定时空船图纸就藏在类似的画舫里。”
抵达扬州时正值傍晚,瘦西湖的湖面被夕阳染成橘红色,画舫上的灯笼次第亮起,倒映在水里,像串流动的珍珠。陈老提前联系的扬州守界人早已在码头等候,是个穿蓝布衫的中年男人,姓周,在湖边开了家画舫出租铺,手里的船桨磨得锃亮。
“刘先生,你们可算来了,”周老板把他们领到一艘画舫旁,船身雕梁画栋,船头挂着块“晚晴号”的木牌,“这船是民国时的老物件,去年修船底时,发现船板里夹着块带字的木板,和陈老描述的影阁标记很像。”
登上画舫,一股淡淡的桐油味扑面而来。船舱里摆着张八仙桌,桌上的青花瓷瓶插着两枝新摘的荷花。周老板掀开桌下的地板,露出块松动的木板,板上果然刻着影阁的蛇形纹,边缘还有个不起眼的凹槽,形状与刘明从洛阳带回来的时空坐标仪按钮吻合。
“看来就是这儿了。”刘明将坐标仪对准凹槽按下去,只听“咔嗒”一声,船尾的舱板突然弹开,露出个半米见方的暗格,里面放着个用油布包裹的卷轴。
展开卷轴的瞬间,众人都屏住了呼吸——那是张泛黄的图纸,上面画着艘奇特的船,既有现代轮船的螺旋桨,又有古代楼船的飞檐,船身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与敦煌星轨石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是时空船!”守盒灵的声音从念安额头传来,带着兴奋,“影阁想用它在不同时空裂隙间穿梭,搬运能量!”
图纸角落有行小字:“船成需‘三物’——昆仑冰铁、东海鲛绡、长安地火。”
“这三物都是修补时空的关键材料,”苏婉儿指着图纸上的注释,“冰铁能抵御时空乱流,鲛绡可隐匿船身,地火能驱动引擎。影阁想把它们据为己有,真是处心积虑。”
就在这时,画舫突然剧烈晃动起来,船头传来惊呼声。周老板跑出去一看,脸色大变:“不好!是影阁的人!他们驾着摩托艇过来了!”
刘明赶紧把图纸收好,走到船头。只见三艘摩托艇正从湖面疾驰而来,船头的黑衣人举着能量枪,枪口对准画舫。为首的正是在洛阳暗门逃脱的那个嘶哑嗓子,面罩被风吹起一角,露出脸上狰狞的刀疤。
“把图纸交出来!”刀疤脸的声音在湖面回荡,“不然就把你们连人带船炸沉!”
苏婉儿突然指着船舱:“周老板,船底的应急舱还能用吗?”周老板点头:“能!是以前逃难用的,能从水下通到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