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思考片刻,忽然想起什么:“哦对了,大概就是那时候,我从一个古董市场买了个小摆件,觉得很好看,就放在床头柜上。”
她指向床头柜上的一个小雕塑。那是一个古朴的木雕人像,造型奇特,表情似笑非笑,眼神似乎能跟随人移动。
林风走近细看。当他的手指靠近那个人像时,一阵刺骨的寒意顺着手臂蔓延上来。同时,眼前闪过几个模糊的画面——一个黑暗的房间,许多人跪拜着这个雕像,空气中弥漫着某种草药和血液混合的怪异气味...
“这个东西...”林风皱起眉头,“您是从哪里买的?”
“就在城南的旧货市场,一个地摊上。”李女士说,“卖家说这是某个少数民族的图腾,能保平安。我觉得造型别致就买了...难道有问题?”
林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取出罗盘。当罗盘靠近雕像时,磁针开始剧烈摇摆,明显受到强烈干扰。
“如果我没猜错,这不是什么图腾,而是某种民间信仰中的‘供养像’,通常与不太正统的祭祀活动有关。”林风谨慎地选择着措辞,“它上面附着了一些不太好的能量,可能会影响睡眠和健康。”
李女士脸色发白:“那...那该怎么办?扔掉吗?”
“不能随意丢弃。”林风摇头,“这类物品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您信得过我,我可以帮您净化它。”
在李女士的同意下,林风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净化仪式。他用海盐圈住雕像,点燃艾草环绕熏蒸,最后用特制的符纸包裹起来。整个过程比处理那个黑色石雕简单得多,因为这个人像上的负能量相对较弱。
令人惊讶的是,在净化过程中,林风感觉自己的异能运用比之前顺畅了许多。那种头痛和不适感减轻了,对能量流动的感知却更加清晰。仿佛经过前几次的实践,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正在被逐渐唤醒和强化。
净化完成后,林风又指导李女士调整了卧室布局:移动镜子的位置,在假梁上悬挂一对开光葫芦化解压顶之势,在窗台摆放水晶洞抵挡天斩煞。
这些调整都不需要额外花费,只是简单的重新布置。李女士将信将疑,但还是照做了。
令人惊喜的是,当晚李女士就睡了一个半年来的第一个好觉。第二天一早,她激动地给林风打电话道谢,并立即支付了报酬,甚至主动加了价。
这件事很快通过李女士的朋友圈传开。接下来的几天,林风又接连接了几个小委托:帮一个餐馆调整门面布局,为一对新婚夫妇选择吉日入住,甚至有一个小公司请他去看看办公室风水。
林风开始有选择性地接单,不再局限于天桥摆摊。他通常会约客户在安静的茶馆或公园见面,先初步了解情况,再决定是否上门服务。收费也逐渐形成了规矩——初步诊断不收费,化解方案明码标价,效果显着后再收全款。
这种诚信的做法很快赢得了好口碑。他的预付费手机开始响个不停,大多是经人介绍慕名而来的客户。
生活似乎正在步入正轨。林风搬离了那个小旅馆,手头也有了积蓄,甚至开始考虑是否要租个小店面,正式挂牌营业。
但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威胁始终如影随形。偶尔,林风还是会感觉到被监视的目光;有时深夜,他会接到无声电话;甚至有两次,他回家时发现门锁有被撬动的痕迹,但因为他加强了防范,对方未能得手。
最让他不安的是那个黑色石雕。尽管被多重符纸封印,放在特制的木盒中,但偶尔夜深人静时,他仿佛能听到盒中传来细微的嗡鸣声,像是某种遥远的召唤。
这天傍晚,林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他正准备休息,手机忽然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您好,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焦急的年轻男声:“是林大师吗?我是小杨,李女士介绍我找您的。我家里出了点怪事,能请您尽快来看看吗?”
“什么样的怪事?”林风谨慎地问。
“我也说不好...就是家里老是听到奇怪的脚步声,东西会莫名其妙移动位置...最可怕的是,”男子的声音颤抖起来,“我昨晚看到一个人影站在卧室门口,但一开灯就不见了!”
林风皱起眉头。这听起来不像是普通的风水问题,倒像是...
“您最近有没有带什么老物件回家?特别是从古董市场或地摊上买的?”林风问出了关键问题。
对方沉默了片刻,忽然惊呼:“对了!上周我确实从城南旧货市场买了个旧镜子!觉得很古朴就挂在了客厅...难道是因为它?”
城南旧货市场...又是那个地方。
林风的心沉了下去。他感觉到,这个看似偶然的委托,似乎正在引导他走向某个特定的方向。
“给我地址,我明天上午过去看看。”林风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也许,是时候去会会那个神秘的旧货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