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忙碌的掌柜和伙计们一见墨卿,立刻丢下手头的活计,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墨卿熟门熟路地走到一张太师椅前,一屁股坐下,二郎腿翘得老高,派头十足地发号施令:“去,把新印的那批《聊斋志异》拿几本过来我瞧瞧。”
宋河始终安静地站在他身侧,打量着书坊内的陈设。
他身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布衣,与书坊里弥漫的墨香和书卷气显得格格不入。
伙计们忙着奉承墨卿,眼神扫过宋河时,见他一副穷酸小厮的打扮,便理所当然地将他当成了墨卿新收的跟班。
茶水,自然只上了一杯,毕恭毕敬地端到了墨卿面前。
墨卿端起茶杯正要喝,眼角余光瞥见宋河两手空空地站在一旁,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啪!”
他将茶杯重重往桌上一顿,滚烫的茶水溅出,吓得旁边的伙计一个哆嗦。
“你们眼睛都长到天上去了?!”
墨卿勃然大怒,指着那伙计的鼻子破口大骂,“没看到我兄弟站在这儿吗?茶呢?眼瞎了还是手断了?”
伙计被骂得狗血淋头,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哆哆嗦嗦说不出话。
掌柜的也吓了一跳,赶紧跑过来打圆场。
“都给我听好了!”墨卿站起身,声音响彻整个书坊,“这位,宋河,是我的兄弟!我的恩人!这本《聊斋志异》就是他写的!你们谁要是敢怠慢他,就给我卷铺盖滚蛋!”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掌柜和伙计们全都傻了眼,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十岁的瘦弱男孩。
这本书……是他写的?那个让东家不惜血本,让所有雕版师傅通宵赶工的书?
那伙计腿都软了,这才意识到自己惹了多大的祸。
他哪敢怠慢作者本人,这可是财神爷啊!
“宋……宋公子,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别跟我这瞎了眼的计较。”
伙计几乎要哭出来,手忙脚乱地重新泡了一壶上好的新茶,亲自端到宋河面前,腰弯得像只煮熟的虾米。
宋河并未为难他。
他接过伙计递来的书册,轻轻揭开封面。
墨家工坊的雕版师傅确实手艺精湛,字迹工整清晰,线条流畅宛如行云流水,堪称能工巧匠。排版也疏朗有致,行距、字间距都调整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指尖划过竹纸的温润质感。
许久,宋河合上书,抬眼看向一脸期待的墨卿,轻轻叹了口气。
“兄弟,你这么卖,不行啊……”
不行?
话音刚落,书坊内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那刚刚挨了骂的伙计和一脸谄媚的掌柜,看向宋河的目光瞬间变得不善起来。
这小子谁啊?
我们墨家书坊在青州城屹立多年,虽说不是独占鳌头,但背靠墨家这棵参天大树,生意向来红火。
卖书的门道,我们比谁都清楚。
卖了几十年书,还不如你一个黄口小儿懂?
是不是自己有问题,心里没点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