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大汉第一毒 > 第417章 归途,恍如隔世2

第417章 归途,恍如隔世2(1 / 2)

沈潇没有多做解释。有些事情,跟张飞、马超这样的纯粹武将说了,他们也未必能完全理解。

他们只需要知道,跟着自己有仗打,有功立,有肉吃,就足够了。

队伍继续前行,耗时近一个月,终于穿过了南中四郡,进入了益州地界。

刚一踏入益州,车厢里的几人就明显感觉到了不同。

“嘿!军师,你快看!这边的田里人可真多啊!”张飞的大嗓门再次响起,充满了惊奇。

沈潇探出头去,只见道路两旁的田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农人。远处的水渠边,一架架巨大的水车正在缓缓转动,将河水引入田间。

更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连成一片,鸡犬相闻,一派祥和富足的景象。

这和刚刚经过的南中四郡,简直是两个世界。

“这益州,不愧是天府之国啊。”马超也忍不住赞叹道。

“这可不光是天府之国的功劳。”沈潇笑了笑,眼中露出一丝欣慰,“这都是孔明与子敬先生的功劳。”

当初他离开益州时,留下诸葛亮与鲁肃坐镇益州。如今看来,他们将这片富饶的土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益州的繁华,已经隐隐有了三年前长安周边的影子。这说明,他制定的那一套发展模式,是完全可以复制和推广的。

队伍在成都稍作休整,沈潇特意带上了诸葛亮,同时将鲁肃留在益州,负责统管益州、南中两地的民政,并与南疆大都督府的贾诩、董和等人互相配合。

诸葛亮,这位未来的卧龙,在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沉淀后,原本的青涩已经褪去,眼神中多了几分深邃和沉稳。

“学生……今日方知,天地之广,远超孔明所想。军师胸中所学,实非我辈所能及也。”

这是诸葛亮上车后,对沈潇说的第一句话。

沈潇只是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孔明,以后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跟着我,保你天天都有新惊喜。”

离开了益州,大军穿过汉中,沿着新修好的水泥路,一路向北,直奔长安。

越是靠近长安,道路上的景象就越是让张飞、马超、阎行、张绣这些常年征战在外的将领们感到震惊。

道路上,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车轮滚滚,满载着各色货物。

道路两旁,不再是单纯的农田,开始出现一个个冒着黑烟的巨大厂房。

虽然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但能看到无数的工人进进出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我的乖乖……军师,那些冒黑烟的水泥厂是咋回事啊,我们走时不是这样子的啊?”张飞指着一个水泥厂,目瞪口呆地问道。

“那是因为用上新装备。”沈潇言简意赅地回答。

“啥装备?”

“蒸汽机!”

张飞听得一愣一愣的,挠了挠头:“不用人敲敲打打了?全靠那个冒烟的铁疙瘩?”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沈潇看着他那懵懂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这些工厂里,用上了一种叫做‘蒸汽机’的东西,力气比牛还大,还不知疲倦。有它帮忙,一个工厂一天生产的东西,比得上过去几千个工匠干一个月。”

“嘶——”

车厢内外,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就连一直沉默寡言的阎行和张绣,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他们无法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

而当他们终于抵达长安城下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彻底惊呆了。

高大、坚固的城墙还是那座城墙,但城墙内外,已经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宽阔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如同蛛网般连接着城内与城外。

城外,一座座工厂和居民区规划得整整齐齐,形成了一片巨大的卫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