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大汉第一毒 > 第377章 半年之功,王师抵近

第377章 半年之功,王师抵近(1 / 2)

197年,夏,五月。

南中的雨季,空气潮湿而温热。

一条宽达三丈的灰色巨龙,蜿蜒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

那是沈潇亲手督造的水泥大道。

它从遥远的卑水,一路延伸,直抵滇池边。

河流阻路的地方,一座座码头已然修起。

渡河的船只,也已备好。

能修桥的险要处,坚固的桥梁也已架设。

道路两旁,景象焕然一新。

曾经荒芜的山谷和河滩,被开垦成一块块整齐的田地。

绿油油的禾苗,正在茁壮成长。

它们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季节。

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一座座崭新的聚落拔地而起。

这些聚落里,居住着从益州后方迁来的汉民。

还有一部分,是表现良好、被允许成家的俘虏。

他们在这里屯田,在这里生产。

他们为前线的大军,提供着最直接的后勤保障。

一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山坳里,小型的水泥厂和炼铁厂已然建成。

滚滚的浓烟,从烟囱里喷薄而出。

工业的种子,在这片蛮荒的土地上,开始萌芽。

沈潇骑在一匹高大的白马上。

他不急不缓地走在这条亲手督造的大道上。

他身后,是三万多名盔甲鲜明的精锐汉军。

还有那支超过二十万人的庞大筑路大军。

这支大军,由囚徒、降兵和俘虏组成。

经过了半年的“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他们已经脱胎换骨。

他们不再是过去那些行尸走肉。

他们不再是乌合之众。

他们中的大多数,曾是家破人亡的流民。

曾是饱受饥寒的百姓。

曾是在豪强手下挣扎求生的佃户。

也曾是兵败被俘,等待处置的叛军。

他们吃得饱,身上有暖和的衣物。

生病了,有医官为他们治疗。

干得好了,有明确的奖励。

他们甚至能看到重获自由、分田分地的希望。

“王师建设者”,这是他们给自己起的新名字。

他们看向那些新加入的俘虏时,目光里满是过来人的优越感。

“喂,新来的!”一个脸上沾满泥土的壮汉,对着一个瑟瑟发抖的蛮兵喊道。

“看什么看!赶紧把这石头搬过去!”壮汉指着路边一块半人高的石头。

蛮兵犹豫了一下,不敢动。

“怕什么?!”壮汉走上前,一把将蛮兵拉到石头前。

“以前给那些土皇帝卖命,吃不饱穿不暖,死了也没人管!”

“现在不一样了!沈军师说了,只要好好干活,就有饭吃,有衣穿!”

“表现好的,还能减刑,分地,娶媳妇!”

他指了指远处正在搭建的聚落。

“看到没?那就是我们的家!”

“沈军师,才是真正的大王!”壮汉的眼神狂热。

蛮兵听得一愣一愣的。

旁边一个汉人降兵也凑过来。

“是啊!俺以前也是个穷棒子,被那些豪强地主剥削得骨头都不剩。”

“现在跟着沈军师,虽然累点,但心里踏实!”

“每日都能吃上两碗热腾腾的饭,还有肉汤!”他咂巴了一下嘴。

“俺的婆娘和孩子,都在后面的聚落里。”

“军医还给俺孩子看了病,说是以后能像汉人一样读书识字!”

“这样的日子,俺以前想都不敢想!”他拍了拍蛮兵的肩膀。

“别傻站着了,赶紧干活吧!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这些话,传遍了新来的俘虏中。

他们中的许多人,看向沈潇的背影,目光中开始有了变化。

沈潇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妈的,这成就感,比上辈子玩《文明》建奇观还爽!”他心里美滋滋地想。

这半年,他过得比谁都充实。

每天不是在工地上监工。

就是在地图上规划。

要么就是跟兀突骨那样的“技术专家”,探讨如何改良藤甲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