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智取当阳(2 / 2)

一直沉默的诸葛亮,此刻也缓缓开口,羽扇轻摇,声音清朗而自信,

“刘景升的笔迹,亮,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了一直安静站在父亲身后的黄月英。

“只是,刺史官印……”

“给我点时间。”

黄月英轻轻开口,有着沉静和自信。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

“一块铜,一把刻刀,一盆火,足矣。”

刹那间,绝望的死局,被这群堪称妖孽的人,用一种最不可思议的方式,硬生生撕开了一道通往生天的裂口!

整个队伍的气氛,瞬间从死气沉沉,变得热火朝天!

“好!”

沈潇一锤定音!

……

夜色下,篝火旁。

一幅堪称三国史上最豪华的“造假天团”,正式开工。

诸葛亮手持狼毫,凝神静气,笔走龙蛇。

一份措辞严厉、语气急切的调兵手令,在他的笔下渐渐成型,那字迹风骨,与刘表本人别无二致。

另一边,黄月英借着火光,正用一把小巧的刻刀,在一块铜片上专注地雕刻着。

火光映着她认真的侧脸,那双灵巧的手,在创造一件艺术品。

而庞统和徐庶,则头碰着头,在地图上指指点点,规划着进城之后,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武库、粮仓、城门……

每一个细节,都精确到了每一队人马,每一条街道。

沈潇看着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心中涌起一阵荒诞而又激荡的感觉。

卧龙,凤雏,未来的蜀汉第一夫人……

这三位凑在一起,不研究怎么匡扶汉室,居然在通宵达旦地研究怎么造假骗人。

这要是传出去,怕是能惊掉全天下人的下巴!

……

一九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

当阳城外,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快马加鞭,朝着城门疾驰而来,声嘶力竭。

“紧急军情!襄阳八百里加急!快开城门!”

城楼上的守军不敢怠慢,连忙将人放入城中。

县衙之内。

当阳县令李珪,死死盯着眼前这份盖着刺史大印、笔迹也绝无问题的紧急手令,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徐……徐元直先生,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蔡将军,怎么会突然调兵?”李珪看着眼前的“信使”徐庶。

徐庶满脸“焦急惶恐”,将早已编好的说辞脱口而出:“李县令!沈潇反贼,昨夜火烧断龙坡,文聘将军大败!如今那反贼已纠集数千兵马,欲要逃离荆州!蔡公特命我前来,请县令立刻点齐兵马,火速堵截!若能抓住此人,此乃天大的功劳啊!”

听到天大的功劳,李珪的眼睛瞬间就红了!

他所有的疑虑,在“一飞冲天”这四个字的诱惑面前,瞬间烟消云散。

这可是他李珪在蔡瑁面前,扬名立万的绝佳机会!

“来人!点兵!全军出动!火速出城堵截逃离荆州的道路!”

李珪一声令下,整个当阳城都动了起来。

不到半个时辰,城中能战之兵,尽数被他集结起来,浩浩荡荡地开出城门,朝着北方,急行军而去。

城外,一处隐蔽的山林中。

沈潇、马超、赵云等人,注视着这一切。

他们看着那洞开的城门,露出了致命的、不设防的破绽。

庞统嘴角咧开,发出一声野兽般的低沉冷笑。

“鱼儿,出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