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一锅端了(2 / 2)

国之栋梁!

他这辈子,打家劫舍,快意恩仇,被人称作匪,称作寇,称作好汉,却从未有人,如此郑重地称他为“栋梁”!

“好!”

潘璋虎目圆睁,爆喝一声,随手将腰间那口沉重的大刀“哐啷”一声插入地面!

“俺在山里就听说了,玄德公在长安,减租免息,兴修水利,是真正为咱老百姓做主的好官!”

“既然玄德公不嫌弃俺潘璋是个粗人!”

“俺这条命,今天就卖给主公了!”

说罢,他竟毫不犹豫,单膝重重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中大礼!

“潘璋,拜见主簿大人!”

他身后那三十名心腹,见状亦是齐刷刷单膝跪地,声震云霄。

“我等,愿随潘大哥,为主公效死!”

成了!

沈潇心中狂喜,面上却丝毫不显,连忙快步上前,双手用力扶起潘璋,重重拍着他的肩膀。

“好!有文珪(潘璋表字)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从今日起,你我便是兄弟!”

推心置腹,给足尊重!

潘璋这种江湖草莽,最吃这一套!他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眼眶竟有些发热。

士为知己者死!

值了!

安顿好潘璋这支意外之喜,沈潇心情大好,立刻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目标——鲁肃。

对付潘璋,用的是“义”。

对付鲁肃这种饱读诗书的君子,则要用“道”。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沈潇眼珠一转,一条计已上心头。

他让赵云带人,客客气气地将鲁肃“请”到客栈。

雅间内,茶香袅袅。

“子敬先生,请坐。”沈潇亲自为鲁肃沏上一杯热茶,姿态放得极低。

鲁肃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又看了看门口如同门神般的赵云,眉头微蹙,开门见山:“沈先生将肃‘请’来此地,所为何事?”

“想请子敬先生,去一趟长安。”沈潇微笑着回道。

“肃已变卖家产,正准备举家南迁江东,恕难从命。”鲁肃语气平淡,却是在委婉地拒绝。

沈潇笑了。

他将一杯茶,缓缓推到鲁肃面前。

“子敬先生仗义疏财,散尽万贯家财资助乡人避难,此等仁义之举,潇,万分敬佩。”

“只是,潇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先生。”

“先生可知,如今的江东,是何等光景?”

鲁肃闻言一愣。

沈潇慢条斯理地说道:“江东如今,袁术、刘繇、严白虎、王朗……各路诸侯混战不休,今日你夺我一城,明日我占你一郡,百姓流离失所,处境比之徐州,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先生以为,去了江东,便能独善其身?”

沈潇的目光变得锐利。

“先生以为,江东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还是……催命的符咒?!”

“你!”鲁肃脸色骤变,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

沈潇的话,正说中了他心中的忧虑。

“子敬先生是聪明人。”沈潇的声音充满蛊惑的力量,“与其去一处虎狼环伺之地,将全族身家性命寄托于未知的命运,何不选择一条更安稳,也更有作为的光明大道?”

“你的意思是……”鲁肃的呼吸,已然有些急促。

“去长安!”

沈潇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我家主公,汉室宗亲,仁义无双!如今坐拥关中、并、凉三州之地,兵精粮足,猛将如云!更有新纸、活字印刷之术,欲教化万民,开万世之太平!”

“先生之才,若用于商贾,不过是富甲一方的豪绅。若用于治世,却足以安邦定国,福泽万民!”

“主公帐下,缺先生这般有大才干,大格局的内政之臣!”

“潇,在此斗胆,替我家主公,请先生出山,助我主公,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话音落下,沈潇猛然起身,对着鲁肃,深深一揖,长躬到地!

鲁肃,彻底呆住。

他想过无数种可能,甚至以为对方是想图谋他那点祖宅的钱财,却万万没想到,对方的目标,竟然是自己!

去长安?

辅佐有仁德之名的刘备?

他的心,彻底乱了。

去江东,前途未卜,如投怒海。

留徐州,曹操手下家族人才太多,投他怕是也难有出头之日。

而刘备……

坐拥三州,名将云集,更有大儒郑玄倾心相投,这股势力,已然是天下间不可忽视的一方霸主!

最关键的是,那句“为万民开太平”的宏愿,对他这种心怀良善的士人君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良久,良久。

鲁肃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苦笑着站起身,对着沈潇,郑重地回了一礼。

“沈先生……君子可欺之以方。肃,受教了。”

他这是……答应了!

沈潇心中狂喜,脸上却是一片肃然,郑重回道。

“子敬先生,你我此去,不为个人富贵,只为这天下苍生!”

搞定了潘璋,又“骗”来了鲁肃,沈潇只觉得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浑身舒坦。

他走到墙上悬挂的地图前,目光如炬,重新落在了莒县东部,那片被红圈标记出来的沿海沼泽地。

马超和刚刚领命进来的潘璋都凑了过来。

“先生,现在该去救那个徐盛了吧?”马超手握长枪,早已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