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互排密探(2 / 2)

茅津渡,位于平陆县左近,地势险要。

大阳渡,更靠上游,位于垣曲县附近。

“其余三处渡口,风陵、茅津、大阳。”郭嘉伸出手指,依次点过。

“每处各布兵一千五百人,‘陶瓘炸弹’两千颗。”

“青壮各留两千,协助防守。”

“虽然兵力少点,但不好大队展开,加上有两千陶瓘炸弹,足可万无一失。”

这些时日,郭嘉下令搜罗了河东沿黄河一带所有的大小船只。

征船的过程,自然都给了足够的保障和钱财,百姓都很支持。

河东,安邑。

几大士族,司马氏、张氏、杨氏、赵氏的家主,此刻正聚集在司马氏的府邸之中。

虽然十天前他们都聚集了五万人马,但对于出钱出粮又都舍不得了。

现在几家齐聚一堂。

家主司马防,面容清瘦。

他环视着众人,缓缓开口:“诸位,刘备逆贼,蛊惑人心,妄图倾覆我等士族根基。”

“如今,袁本初将军已联络匈奴,我们来个南北夹击此獠。”

“我河内各家,同仇敌忾,至于这五万兵马……”

杨氏家主捻着胡须:“司马兄所言极是。只是,这领军之人……”

赵氏家主也附和道:“是啊,此战关系我等身家性命,主帅人选,需慎之又慎。”

大家都清楚,这次出兵,名为讨贼,实则是一场瓜分河东利益的盛宴。

司马防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犬子仲达,虽年仅十二,然自幼聪慧,深谙兵法,胸有韬略。”

“老夫愿举荐他为此次征讨大军主事之人,统筹各家兵马。”

此言一出,堂内一片寂静。

十二岁的黄口小儿,担此重任?

不少人面露疑色。

张氏家主张汪,与司马家早有联姻之意,他那刚满两岁的孙女张春华,已经与司马懿说下了娃娃亲。

此刻,他自然是站在司马家这边。

“诸位,仲达贤侄虽年幼,但其才智,我等皆有所耳闻。”

“昔日甘罗十二岁拜相,仲达贤侄未必不能担此重任。”

“况且,各家部曲,仍由各家将领统带,仲达贤侄主要负责居中调度,协调各方。”

司马防补充道:“犬子早已对河东刘备的军力部署、地理形势,做过详尽探查与分析。”

“他已有一套完整的作战方略。”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心中各有盘算。

司马懿的聪慧,他们是知道的,那孩子小小年纪,便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深沉和狠辣。

最终,在司马防的力推和张汪的附和下,各家勉强同意了由年仅十二岁的司马懿,担任此次五万河内联军的“总协调人”。

一个穿着锦袍,面容尚带着几分稚气的少年,从屏风后缓缓走出。

正是司马懿。

他对着堂上诸位家主深深一揖。

“诸位叔伯,小子司马懿,见过各位。”

“小子不才,蒙各位错爱,定当竭尽所能,助我等大军,踏平河东,生擒刘备。”

一场,他必须赢的棋局。

早在半月前,司马懿就已经派了他们司马家的天字密探到河东了,那是他们司马家的最好的密探。

与此同时,黄河对岸。

郭嘉的嘴角,也勾起一抹莫测的笑容。

“奉孝先生,河内那边,似乎也有些小动作。”一名情报部的校尉低声禀报。

郭嘉摆了摆手:“意料之中,咱们早就防着呢,沈主薄提醒过有些人不能信。”

“司马家的那个小狐狸,可不是省油的灯。”

“咱们的探子,想必也能让他喝了一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