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大汉第一毒 > 第65章 准备援军郭嘉

第65章 准备援军郭嘉(2 / 2)

那铁匠正叮叮当当地捶打着一个物件。

“就是这玩意儿,我管它叫马镫的一部份!”

刘备踱步过来,好奇地打量着那弯曲的铁条。

“哦?先生,这小铁圈圈,有何妙用啊?”

旁边一个负责汇总的军吏擦了把汗,抢着说道:“主公,沈先生这图纸刚拿出来的时候,大伙儿都纳闷呢!”

“都说这脚底下多个环,能顶个啥用?”

“结果您猜怎么着?那些刚摸马屁股的新兵蛋子,脚一踩进去,嘿,立马稳当多了!”

不远处,几个原先的匈奴降卒,此刻也是刘备军的一员,正被几个老兵拉着,尝试这新奇玩意儿。

一个年轻的匈奴兵,骑术本是不差,但骤然换了新马具,还有些不适应,脚在马镫里别扭地动了动。

“这个……踩着是怪怪的。”

他旁边的汉人老兵:“小子,以前你们匈奴人骑马,光靠两条腿夹着,能不累吗?”

“试试这个,解放你那大腿根儿!”

那匈奴兵将信将疑,试着在马镫上微微一用力。

“咦?”

他眼睛猛地瞪大了,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我……我好像能站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竟然真的在马背上微微挺直了身子,虽然还有些摇晃,但那份惊喜却是实打实的。

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匈奴兵,之前还一脸不屑,此刻也凑了过来,盯着同伴脚下的马镫。

“这东西……真能让人在马上更稳?”

沈潇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对着刘备道:“主公,光有马镫还不够劲儿!”

“还得配上咱们新改的马鞍!”

他指着另一边,几个皮匠正飞快地缝制着加厚的马鞍。

“您瞧瞧,这马鞍后面给它垫高了,骑兵兄弟们一屁股坐上去,稳如泰山!”

“冲锋陷阵的时候,就不怕被颠得七荤八素,手里的刀才能握得更稳,砍得更准!”

刘备看着那些新兵在老兵的指导下,磕磕绊绊地上下马,一开始还手忙脚乱,但熟悉了马镫的用法后,动作明显利索了不少。

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好啊!”

“仲德之前说,咱们从匈奴人那儿缴获了不少好马,可咱们的骑兵底子薄。”

“如今有了先生这两件宝贝,假以时日,咱们的骑兵,定能纵横天下!”

沈潇回道。

“那是自然。”

“至于最后一样马上三宝马蹄铁嘛……”

“等咱们把河内的军队打败再说了,时间还真不够用!”

“眼下这两样,马镫和马鞍,才是当务之急!”

一个负责军械的小校快步跑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和疲惫。

“启禀主公!”

“太原大胜之后,你二人交代的,城里所有的铁匠铺、皮匠铺,日夜赶工,人歇炉不歇!”

“总算是……总算是赶在八月十二号大军开拔之前,打造并装配好了一万五千副马镫和新式马鞍!”

“至于熟练度,就让他们在去蒲津渡的路上,好好跟马儿亲近亲近,跟这新马具磨合磨合!”

刘备听着,眼中充满了熊熊的战意。

“好!先生此法大妙!”

沈潇继续道:“兵力上,我军阵亡五千余,伤一千六百余,加上郭淮将军带来的八百兵和五千青壮,还有王凌将军那反正过来的六千五百并州兵,和减去伤亡,可用之兵尚有三万三千多。”

“其中挑了二万五千精壮做为骑兵要去增援郭嘉,留两千战兵和奴隶中的两千五百零八人,还有两千匹战马给程昱先生、郭淮将军、郝昭小将军和王凌将军驻守太原,一来稳定地方,二来继续整训新兵,防备匈奴可能的残余势力反扑。”

“郭淮将军骑兵统帅之才,郝昭小将军守城之能,王凌将军熟悉并州事务,有他们和程先生在,太原无忧。”

刘备沉吟道:“那雁门关的云长那边……”

沈潇笑道:“主公莫急。雁门关是咱们的北大门,自然要加强。把剩下的六千兵力,七千投靠的匈奴兵,一千九百零七对匈奴恨之入骨的奴隶异族,并足额的粮草辎重,剩下的一万匹战马,星夜送往雁门关,交给关二哥统领。”

“如此,关二哥手下便有一万六千多人,关二哥可以去匈奴的地盘打秋风把那七千匈奴人的家人都弄过来,还可以震慑宵小,并徐图恢复雁门郡秩序。”

刘备欣然道:“好!就依先生所言!”

“那我们主力……”

沈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主公,还记得之前咱们说的吗?河东,河内!”

“如今袁绍和公孙瓒在冀州,幽州对峙,曹操在兖州也是焦头烂额。董卓还在长安醉生梦死。”

“河东郡,乃天下粮仓之一,更是西进关中,南下中原的要道。”

“河内郡,亦是联通冀州与司隶的咽喉。”

“而河内郡几大家族可以也想来打我们河东,我们必须得还回去。”

“咱们趁现在各方无暇他顾,迅速拿下此二地,便可与太原、雁门连成一片,形成稳固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