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潇深吸一口气,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首先看向简雍,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宪和先生。”
“我想先了解一下,我们目前具体的兵力情况。”
“骑兵、弓兵、长枪兵、盾兵,各有多少?”
简雍闻言,立刻起身,看着手中早已准备好的简牍。
他微微躬身,语速清晰地禀报:
“回禀主簿。”
“我军现有骑兵,约莫五千之数。”
“这些马匹,一部分来自原白波谷的缴获。”
“一部分是收编原河东士族私兵时所得。”
“还有一部分,是整合了河东郡内各处搜罗的杂马。”
“再加上主簿您上次外出时,又设法购入了一些。”
“堪充战马者,合计五千余匹,皆已编练成骑兵部队。”
简雍顿了顿,继续说道:
“弓兵,目前有一万之众。”
“长枪兵,一万八千人。”
“盾兵,八千人。”
“总计兵力,四万一千人。”
他说到这里,语气微微一沉:
“只是,这四万一千人中,新募之兵,便占了三万有余。”
“大多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或是逃难至此的流民。”
“虽有操练,但要说精锐,还远远谈不上。”
大厅内的气氛,随着简雍的汇报,又压抑了几分。
四万一千,听起来不算少。
可三万都是新兵蛋子!
这仗还怎么打?
沈潇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这个数字,比他预想的还要严峻一些。
他又问道:“宪和先生,我之前托您暗中收购的那些东西,硝石、硫磺、木炭,情况如何了?”
简雍脸上露出一丝不解,但还是恭敬地回答:
“回主簿,您交代的事情,雍已尽力去办。”
“这三样东西,都已收购了极多,数量庞大。”
“皆按您的吩咐,分开采买,混杂在其他物资之中,外人应不知我军真实意图。”
“库房里堆积如山。”
沈潇心中稍定。
这是他最后的底牌了。
他环视众人,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诸位,情况想必大家已经清楚。”
“我军四万一千兵力,其中三万多是未经战阵的新兵。”
“而我们的敌人,袁绍,他借的刀,是匈奴人!”
“如今的匈奴,分为南匈奴与北匈奴。”
“北匈奴主力已向西迁徙,人口约有七十万,对大汉腹地的威胁暂时不大。”
“但南匈奴,就盘踞在并州塞外,与我河东近在咫尺!”
“南匈奴人口亦有二十余万,其部族全民皆兵。”
“他们若是倾巢而出,随随便便就能凑出十万骑兵!”
“即便只是派来一部分,来攻打我们河东的,我估计,至少也会有三万到五万的匈奴骑兵!”
这些数安瞬间就压在众人身上。
关羽的丹凤眼眯了起来,冷光闪烁。
张飞的豹眼瞪得更圆,鼻孔中喷着粗气。
黄忠、徐晃等在场所有的人,面色也变得极为严肃。
他们太清楚草原骑兵的恐怖了。
那些人自小在马背上长大,骑术精湛,凶悍异常,来去如风。
一旦让他们冲破边境,对普通百姓而言,那就是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