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各取各需(1 / 2)

大政殿内,诸王贝勒吵得面红耳赤。豪格一派坚持父死子继,多尔衮的支持者则主张兄终弟及。就在剑拔弩张之际,多尔衮突然拍案而起。

诸位!他声音洪亮,先皇骤崩,国不可一日无君。但豪格虽为长子,性情暴戾,恐非万民之福。

豪格勃然大怒:多尔衮!你什么意思?

多尔衮不慌不忙:本王提议,立先皇九子福临为帝,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与本王共同辅政。

殿内一片哗然。这个提议出人意料——福临年仅六岁,生母庄妃又出身蒙古科尔沁,按理说并无优势。但正蓝旗济尔哈朗立刻表态支持,蒙古诸王也纷纷附和。

豪格拍案而起:荒谬!本王乃先皇长子,战功累累……

战功?多尔衮冷笑,松锦之战是谁临阵脱逃?又是谁在攻打朝鲜时纵兵抢掠?

这番质问直戳豪格软肋。两黄旗中也有部分将领开始动摇。眼看局势不妙,豪格竟拔刀相向:多尔衮!你欺人太甚!

多尔衮等的就是这一刻。他闪电般抽出佩刀,两刃相击,火花四溅。就在冲突一触即发之际,殿外突然传来清脆的玉磬声。

皇太后驾到——

所有人立刻跪伏在地。皇太极的皇后哲哲与庄妃身着素服,牵着福临缓步而入。哲哲看都不看豪格一眼,径直走到御座前:先皇在天之灵,想必也不愿看到骨肉相残。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福临虽幼,却是先皇血脉。有睿亲王与郑亲王辅佐,必能继承大统。

豪格脸色铁青,却不敢在皇太后面前造次。济尔哈朗趁机高呼:臣等谨遵皇太后懿旨!

大势已去,豪格只得愤然离去。多尔衮跪在殿中,看着庄妃裙角上精致的绣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场博弈,他赢了。

当夜,多尔衮独自在书房擦拭佩刀。门悄无声息地开了,一阵熟悉的檀香飘来。

王爷好手段。庄妃的声音在背后响起,豪格现在怕是悔青了肠子。

多尔衮头也不回:娘娘深夜造访,不妥吧?

一双柔软的手搭上他的肩膀:本宫是来……兑现承诺的。

多尔衮转身,看到庄妃只着月白色中衣,外罩一件薄如蝉翼的纱袍。烛光下,成熟女性的曲线若隐若现。她取下头上的银簪,青丝如瀑般泻下。

福临已经睡下了。她轻声道,现在……没有太后,只有布木布泰。

多尔衮喉结滚动。前世的记忆再次涌现,但这次,他选择无视。伸手一拉,庄妃便跌入他怀中。

记住你的承诺。他在她耳边低语,白天,你是太后……晚上……

庄妃主动吻上他的唇:是你的福晋。

衣衫窸窣落地,烛火摇曳。窗外,盛京的第一场雪越下越大,覆盖了所有肮脏与血腥。在这权力与情欲交织的夜晚,谁又能说清,到底是谁落入了谁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