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我们这样做,朝野非议……他故作忧虑。
萧太后冷笑一声:非议?耶律斜轸那帮老顽固已被我派去镇守边关。德让哥哥,现在大辽是我们说了算。她踮起脚尖在他耳边轻语,今晚别走了……
烛影摇红,罗帐低垂。激情事毕,萧太后伏在韩德让胸前,手指在他心口画圈:德让哥哥,我要你助我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辽国。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加上我的权力,我们一定能做到。
韩德让望着帐顶,想起21世纪学过的历史知识。在原本的历史中,萧太后与韩德让确实联手创造了辽国的鼎盛时期。而现在,有了他这个的辅佐,辽国必将更加强大。
首先,我们要改革军政制度。他轻抚萧太后的背脊,对汉人实行汉制,对契丹保留旧俗,双轨并行……
统和十二年的上京城,已成为东亚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城墙高耸,街道纵横,汉人、契丹人、回鹘人、女真人往来如织,各色语言交织成奇特的和谐。
韩德让——如今人人尊称的耶律隆运——站在新建的南枢密院高楼上,俯瞰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十五年过去,他已从当年的青年将领变成鬓角微霜的国之柱石。在他的建议下,辽国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汉人地区沿用唐宋制度,契丹保留传统,各族相安无事。
韩卿。身后传来清朗的少年声音。韩德让转身,看到二十二岁的耶律隆绪独自站在门口,已长成英姿勃发的青年帝王。奇怪的是,小皇帝私下仍习惯称他,而非正式的耶律隆运。
陛下怎么独自来了?侍卫呢?韩德让连忙行礼。
耶律隆绪笑着摆手:朕偷溜出来的。母后又在催我选妃,烦得很。他走到韩德让身边,亲昵地搭上他的肩,韩卿,你上次说的火器研制有进展了吗?
韩德让看着这张与自己有七分相似的脸,心中涌起一股奇特的骄傲。这些年来,他亲自教导耶律隆绪治国之道,将现代知识巧妙融入传统学问。小皇帝天资聪颖,一点就通,如今已能独立处理大部分朝政。
新研制的震天雷威力惊人,但稳定性还不够。韩德让指向城外的试验场,若能量产,宋军的城墙将不堪一击。
耶律隆绪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太好了!等拿下幽云十六州,朕要封韩卿为……相父!
陛下!萧太后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她身着便装,只带着萧胜男一人,脸色不悦,又偷跑出来!
耶律隆绪吐了吐舌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母后,儿臣只是来向韩卿请教军务……
萧太后无奈地摇头,目光却温柔地流连在两个她最爱的男人身上。岁月对她格外宽容,四十岁的年纪仍风姿绰约,只是眼角添了几丝细纹。
隆绪,你先回去。母后有事与韩卿商议。待皇帝离开后,萧太后转向韩德让,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德让哥哥,时机成熟了。大辽该南下了。
统和二十二年秋,辽军铁骑踏破汴梁城门。宋真宗仓皇南逃,遣使求和。谈判桌上,韩德让代表辽国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割让河北、河东,岁币三十万两白银,宋帝称辽帝为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