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外星赘婿,倒插门 > 第37章 藏在时光里的守护密码

第37章 藏在时光里的守护密码(1 / 2)

新人入职48小时:藏在时光里的守护密码

第一章:初入职场的“薄荷味”试探

辰推开科技公司玻璃门时,晨光正斜斜地照在前台的绿植上,工牌挂在胸前,照片边缘还沾着新打印的油墨味,指尖一蹭就能留下淡淡的墨痕。

行政部的林玲早已抱着文件夹等在走廊口,薄荷绿连衣裙的裙摆随着小跑轻轻晃,发梢别着的星月发卡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极了民国时药房窗台上那盏煤油灯的火苗。“辰先生,这边请,这是您的工位!”她声音清脆,带着刻意拿捏的轻快,仿佛提前演练过无数遍。

辰刚把电脑开机,一杯冒着热气的黑咖啡就递到了眼前。杯壁上印着简约的线条画,杯底沉着三颗星星形状的软糖,正随着咖啡的漩涡轻轻打转。“行政部说您喜欢喝黑咖,我偷偷加了点黄糖,”林玲眨了眨眼,耳尖泛起浅红,指尖无意识抠着文件夹边缘,“糖……糖能缓解入职第一天的紧张,您试试?”

辰接过咖啡,指尖触到杯壁的温度,忽然想起民国时慈安堂药房里,林月如递给他的那碗草药茶——也是这样,总在细节里藏着不易察觉的“小心思”。他抬头冲林玲点了点头:“谢谢。”目光扫过她时,恰好撞见她的视线在自己胸前的钢笔上顿了一秒,又像受惊的鸟似的迅速移开,落在桌面的绿植上。

接下来的两天,林玲的“偶遇”密集得有些刻意。辰去茶水间接水,她总能“刚好”拿着马克杯站在饮水机旁,顺手递来一盒薄荷糖:“加班会困,这个防困效果特别好!”糖盒包装纸上印着模糊的繁体字,边角磨损,像是从老货市场淘来的老式药糖,味道和民国时他在街头买的提神糖一模一样。

打印文件时卡纸,林玲又“恰巧”路过,纤细的手指飞快地拆开打印机后盖,动作利落得不像行政文员,倒像常年和器械打交道的人——比如当年在慈安堂熟练配药、打针的护士。指尖碰过纸张的瞬间,辰注意到她的指甲修剪得异常整齐,指腹没有半点倒刺,是经过严格训练才有的样子。

午休时,辰刚拿出手机想给大美发消息,林玲就端着餐盘站在了桌前,餐盘里的红烧肉还冒着热气:“拼个桌可以吗?这边靠窗,光线好。”没等辰回应,她已经坐下,筷子一挑,就把碗里的红烧肉拨了大半进辰的餐盘,自己只夹了几根青菜,小口小口地嚼着。

“吃这么少?”辰忍不住问。林玲夹菜的手顿了一下,嘴角牵起一个有些勉强的笑:“最近在减肥,吃多了会胖。”话音刚落,隔壁桌的刘姐就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传过来:“你看刚入职两天就搭上行政部小花了,这速度可以啊。”

林玲的筷子“啪”地掉在地上,弯腰去捡时,后颈的发丝滑落,露出一小块泛着不自然黄调的皮肤——那颜色不像天生的,倒像旧照片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褪色痕迹,和辰在民国档案里见过的老照片质感如出一辙。

第二章:1943年的合同与加班夜的旧毯

下午三点,李老板的“紧急会议”准时开始。办公室的百叶窗拉得半开,阳光透过缝隙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老板推了推金丝眼镜,将一份厚达87页的合同“啪”地拍在辰面前:“小辰,这合同今晚必须改完,年轻人多锻炼锻炼,以后才能挑大梁。”

辰翻开合同,眉头瞬间皱了起来——每一页的页脚都印着不同的日期,从1943年到2023年,杂乱无章地跳跃着,像是有人故意把时间线剪碎了再胡乱拼接。“李总,这些日期都是错的,逻辑根本不通。”他抬头看向李老板,却发现对方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笑容有些意味深长:“所以才让你改啊,把它理顺了,就是份完美的合同。”

说话间,李老板的目光若有似无地瞟向行政部的方向,磨砂玻璃后,一道薄荷绿的身影一闪而过,快得像个错觉。辰的指尖无意识地按了按胸前的钢笔,笔尖传来一阵细微的烫意,像是在提醒他什么。

晚上九点,办公室里只剩下辰一个人。空调的冷风呼呼地吹着,他揉了揉发僵的肩膀,刚要继续对着屏幕上的日期皱眉,身后突然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带着点犹豫的节奏。“辰先生……”林玲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怀里抱着一床浅灰色的毯子,边角处绣着一个褪色的“沪”字,针脚歪歪扭扭,像是匆忙间缝上去的,还留着几根没剪干净的线头。

“空调开得太凉了,我……我早上多带了一条毯子,您披着吧,别感冒了。”她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指尖攥着毯子的边缘,指节泛白。辰接过毯子,指尖触到布料的瞬间,一股淡淡的樟脑味飘了过来——这味道太熟悉了,和他在民国时翻到的旧棉衣气味一模一样,是长时间藏在老式衣柜里才有的味道。

“谢谢你。”辰把毯子搭在肩上,目光无意间扫过林玲的裙摆,突然顿住——她穿的明明是黑色高跟鞋,裙摆下却露出一截白色的鞋带,鞋带末端还打着一个蝴蝶结,和当年林月如护士鞋上的鞋带打法分毫不差。

第二天中午,辰刚啃完半块三明治,李老板就走了过来,手里捏着一个黑色U盘,递到他面前:“下午要见的客户资料在里面,你重做一份ppt,重点突出数据部分。”辰接过U盘,发现上面贴着一张泛黄的标签,手写的字迹已经模糊,但仍能辨认出“1945年滇缅公路测绘数据”几个字,墨迹洇开,像是被水浸过。

“李总,这份数据……”辰刚要追问,李老板却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得意味深长:“好好看看,里面的东西,对年轻人很有启发。”说完就转身离开,留下辰盯着U盘发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钢笔——他总觉得,这个U盘里藏着不简单的秘密。

当辰把U盘插进电脑,屏幕上弹出的不是客户资料,而是一个名为《时空锚点校准协议》的文档。密密麻麻的文字间夹杂着几张模糊的黑白照片,其中一张里,1945年的滇缅公路旁,一群穿着粗布长衫的学者正弯腰测绘,最前面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侧脸竟和李老板一模一样。

“林月如(代号:薄荷)……”辰低声念出文档里的名字,钢笔突然在桌面上轻轻一磕,烫出“危险”两个蓝色小字,还没等字迹消退,走廊里就传来了脚步声。林玲出现在门口,手里捧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褐色液体,薄荷绿连衣裙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冷调,嘴角挂着微笑,眼神却像结了冰:“辰先生,加班辛苦了,该喝药提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