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四月,春意盎然的北京城被一层无形的、由数据和资本构成的狂热所笼罩。在澈宇科技总部那间堪称世界顶级的区块链实验室内,空气却仿佛凝固了。巨大的环形数据墙上,一条如同珠穆朗玛峰般陡峭而令人敬畏的K线,主宰着所有人的心跳和呼吸。
比特币,这个承载了他们十年梦想与财富的数字资产,正以其前所未有的疯狂,书写着新的历史。价格,已然突破了六万美元的惊天关口,并且仍在向上攀登,试图触摸更缥缈的天空。
陈默站在屏幕前,双手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源于一种近乎不真实的震撼。他张了张嘴,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林总……六万……真的到六万了……”他指向旁边不断跳动的总市值计算器,“我们……我们剩下的十二万枚比特币……市值……七十二亿美元……”
这个数字,像一道无声的惊雷,在实验室内每一个人的心头炸响。七十二亿美元,折合超过四百六十八亿人民币!即便是早已见惯巨额财富的团队成员,此刻也感到一阵眩晕。从当年宿舍里几美分的成本起步,到如今这座令人仰止的数字金山,这段旅程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传奇。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始终静立一旁的林澈。他依旧是那副沉静如水的模样,双手插在西装裤袋里,深邃的目光穿透了屏幕上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数字,仿佛在凝视着更遥远的时空。
“启动‘终极套现计划’。”林澈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一种一锤定音的决断力,“分三批次,卖出十万枚。目标均价,五万八千美元。”
“十万枚?!”陈默几乎是惊呼出声,这个数字远超他之前的想象,“澈哥,市场情绪还在升温,很多机构还在喊十万、二十万美元的目标!我们是不是……再留一留?”
林澈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陈默,也扫过实验室里每一张激动而又带着些许不解的面孔。
“记住,永远不要企图吃完最后一块铜板。”他的语气沉稳而充满智慧,“市场在狂热的顶点,往往也是最脆弱的时刻。六万美元,不仅是价格的巅峰,更是市场心理和杠杆的极限区域。看看这些数据——”
他拿起激光笔,红色的光点精准地落在几个关键的技术指标上。
“RSI(相对强弱指数)日线级别连续一周在90以上超买区运行,这是极度危险的信号;期货未平仓合约量和资金费率都达到了历史峰值,市场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性的崩溃。我们的使命,不是赌那个遥不可及的十万,而是在确定性最高的时刻,完成战略性的退出。”
他走到控制台前,亲手调出了预设的套现执行方案,语气不容置疑:
“执行命令。第一批,三万枚,通过大宗交易渠道,寻找北美和欧洲的机构接盘;第二批,四万枚,利用算法拆单,在主要交易所平滑出货;最后三万枚,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完成。确保综合均价不低于五万八千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