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乘客稀少,每个人都戴着口罩,气氛凝重。李娜在飞行途中不断接收着最新的疫情数据。
\"林总,最新消息,武汉确诊病例还在快速增加。钟南山院士已经确认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李娜的声音透过口罩传来,带着忧虑,\"我们的决策可能要加快了。\"
陈昊则在计算着具体的投资方案:\"如果按照泰达股份当前的估值,5亿元可以获取12.5%的股份。但如果疫情持续,公司估值可能会大幅提升。\"
两个小时的飞行后,团队抵达泰达股份所在的工业园。令人意外的是,园区内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完全没有过节的气氛。
\"林总,感谢你们在这个时候还能过来。\"刘伟亲自在厂区门口迎接,虽然戴着口罩,但眼中的疲惫清晰可见。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显然已经连续工作多时。
厂区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调试设备。生产线已经开始试运行,白色的熔喷布如同瀑布般从机器中倾泻而出,发出规律的轰鸣声。
\"我们从昨天开始紧急召回工人,现在已经有70%的员工到岗。\"刘伟边走边介绍,\"政府特批了绿色通道,帮助我们解决原材料运输问题。但是资金压力确实很大。
在参观过程中,林澈注意到一个细节:许多工人的行李箱还放在车间角落,显然他们是直接从老家赶回工厂的。
\"这些工人让我很感动。\"刘伟指着一位正在专注调试设备的老工人说,\"他昨天刚从河南老家开车回来,路上用了十多个小时,连年夜饭都没来得及吃。\"
林澈深深点头:\"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的韧性。有这样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在工厂的临时会议室里,双方开始了紧张的谈判。尽管是大年三十,但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因为大家都知道时间的宝贵。
泰达股份的财务总监首先介绍了详细的资金需求:\"我们急需5亿元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2亿元用于原材料采购,1.5亿元用于设备改造和产能扩张,1.5亿元用于员工补贴和防疫物资储备。\"
李娜仔细审阅着财务报表,不时提出关键问题:\"按照公司去年净利润8000万元计算,5亿元的投资额确实偏高。但如果考虑到疫情带来的需求增长,这个估值是否需要重新评估?\"
陈昊调出提前准备好的测算模型:\"我们做了个简单测算。如果疫情持续三个月,口罩需求增长十倍,泰达股份的营收有望从去年的12亿元增长到30亿元以上。这个预测是基于目前订单情况的保守估计。\"
刘伟补充道,语气中带着紧迫感:\"这还只是保守估计。目前接到的订单已经超过了我们全年产能,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扩大产能,可能会影响全国的防疫物资供应。\"
林澈在纸上快速计算着,然后抬起头:\"如果营收达到30亿元,净利润有望达到6亿元。按照15倍市盈率计算,公司估值将达到90亿元。这个测算你们认可吗?\"
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这个数字意味着,如果投资成功,5亿元可能在一年内变成11.25亿元,回报率超过100%。
但刘伟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这个测算理论上成立,但前提是我们能及时扩大产能。现在最大的瓶颈是设备和原材料。
在充分讨论后,林澈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投资方案:
\"我决定投资5亿元,但不是以简单股权投资的形式。\"
所有人都看向他,等待下文。
\"我建议采用'股权投资+订单预付款'的组合模式。\"林澈详细解释道,\"其中2亿元作为股权投资,获取5%的股份。另外3亿元作为订单预付款,锁定未来一年的产能。这样既解决了你们的资金需求,又保证了产品的销路。\"
这个创新方案让刘伟眼前一亮:\"这个模式很好!既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需求,又保证了产品的销路。而且预付款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生产。\"
李娜立即在此基础上完善方案细节:\"我们还可以引入对赌条款。如果今年净利润超过5亿元,泰达股份要以优惠价格再转让2%的股份给我们。这样可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更好平衡。\"
陈昊从执行层面提出建议:\"同时,我们要派驻厂代表,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特别是要监督原材料采购和设备升级的进度。\"
刘伟思考片刻后回应:\"我们可以接受这个方案,但希望预付款的分批支付能与产能提升进度挂钩。这样对双方都公平。\"
经过六个小时的紧张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初步协议。此时,窗外已经响起了零星的爆竹声——除夕夜到了。
虽然谈判取得了进展,但每个人都明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疫情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快速扩大产能、保障物资供应,将是接下来要面对的重大考验。
在离开会议室时,林澈对刘伟说:\"资金明天就能到账。希望你们能尽快扩大生产,现在每一分钟都很宝贵。\"
刘伟郑重承诺:\"请林总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在这个特殊的除夕夜,投资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财务回报,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