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快进快出超频三(2 / 2)

接下来的两天,交易室的短线区域成了全公司的焦点。

第一天下午1点半,超频三果然出现震荡——早盘封死的涨停板被一笔8000万的卖单砸开,股价快速回落至25.3元。“第一批资金进场!”周凯低喝一声,交易员小李手指飞快,1500万资金在三分钟内分十笔买入,平均成本25.12元。刚买完,游资又开始发力,股价重新冲高,收盘时稳稳封在28.2元,第一天就浮盈12%。

第二天开盘,超频三直接高开5%,没有给回调机会。周凯有些急,看向林澈,却见林澈摇了摇头:“等,不追高开。”果然,开盘后十分钟,股价因获利盘出逃回落至27.8元,林澈立刻点头:“第二批进场。”2000万资金精准注入,平均成本27.65元。

到收盘时,超频三再次涨停,股价突破30元,市值达到38亿。短线组的交易员们忍不住小声欢呼,账面浮盈已经接近15%。但林澈却在收盘后召开短会:“明天开始盯出货信号,重点看龙虎榜和分时成交量——一旦出现单笔5000万以上的卖单,或者换手率超过30%,立刻准备出货。”

第三天,剧情如期上演。

早盘,超频三继续冲高,股价摸到33元,市值突破42亿。但10点半后,分时图开始出现异常:原本流畅的上涨变得磕磕绊绊,大单买入越来越少,反而频繁出现万手级别的卖单。周凯盯着龙虎榜实时数据,突然喊道:“中信上海分公司在卖!已经出了5000万了!”

林澈立刻起身:“开始出货,第一批出三分之一,在32元附近挂单。”

交易员们立刻执行,32元的卖单很快被跟风盘吃掉。半小时后,股价回落至30元,林澈再次指令:“第二批出三分之一,29.5元以上能出多少出多少。”这一次,卖单消化得慢了些,但最终还是在29.8元附近清掉了部分筹码。

直到下午2点,超频三的股价在29元到30元之间震荡,周凯有些犹豫:“剩下的要不要留到明天?说不定还能涨。”

林澈却看着屏幕上的换手率——当天换手率已经达到32%,远超前两天。“清仓,全部出掉。”他的语气没有丝毫犹豫,“游资已经在撤退,剩下的都是散户接盘,没必要等了。”

最后一批1500万筹码,在29.2元附近全部清空。当天收盘,超频三收于28.5元,虽然还是红盘,但相比早盘的高点已经回落了13%。

第二天一早,清算数据出来了:5000万本金,总成交金额5032万,总成本27.3元,总卖出金额6845万,平均卖出价31.1元,扣除手续费后,净利润1813万,收益率36.26%!

而更让所有人惊叹的是,就在他们清仓后的第三天,超频三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证监会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高送转与业绩的匹配性,同时核查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当天,超频三直接跌停,之后更是开启了连续阴跌模式,一个月后股价跌破18元,市值蒸发超过60%。

“幸好清得及时!”周凯看着暴跌的K线,后背直冒冷汗。

林澈却显得很平静,他召集所有人开了个复盘会,屏幕上同时放着超频三的K线和特斯拉的K线——前者像过山车,后者像稳步攀升的阶梯。

“这次操作成功,不是因为我们运气好,而是因为我们认清了它的本质。”林澈的目光扫过全场,“超频三是‘情绪驱动’,特斯拉是‘价值驱动’,两者没有高低之分,但必须用对应的策略去应对。做价值投资,要耐得住寂寞;做短线投机,要守得住纪律。”

他顿了顿,指向屏幕上的新能源板块:“接下来,我们的重心还是回到长期标的上。但记住,资本市场不是非黑即白的,重要的是找到‘策略与标的’的匹配点——不因为做价值就鄙视投机,也不因为做投机就忘记风险。”

交易室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消化这番话。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数据墙上,一边是超频三剧烈波动的“妖股”曲线,一边是特斯拉稳健上行的价值轨迹,两种不同的盈利逻辑,在这一刻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