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进一步补充,引用了报告中的细节:“同时,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进度远超预期,这将是特斯拉打开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键一步。一旦产能跟上,不仅意味着营收的爆发式增长,更代表着其规模化盈利能力的验证。”
林澈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报告上“产能爬坡”的曲线图旁轻轻点了点。他知道,李娜的分析切中了要害。特斯拉的价值,正从概念和愿景,转向实实在在的制造能力和市场征服。
“产能,是横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最后一道鸿沟。”林澈站起身,走到数据墙前,凝视着那条昂扬的K线,声音沉稳有力,“一旦马斯克证明了特斯拉不仅能用最酷的技术造车,还能用最高的效率大规模生产,市场的估值模型将会彻底改变。”
他转过身,面对团队成员,眼神锐利而深邃,抛出了一个在2018年听起来近乎疯狂的预言:
“400美元,在未来的某一天,回头看,或许只是山脚下的一块路标。我对特斯拉的长期判断是——它的股价,有机会触及1000美元。”
一千美元!
这个数字让交易室内出现了一瞬间的寂静。即便是最乐观的分析师,在当时也极少有人敢做出如此大胆的预测。
“所以,”林澈没有给众人太多消化震惊的时间,直接下达了最终的持仓指令,“现有仓位,一股不卖,坚定持有。我们要的,不是这几十个百分点的波段利润,而是陪伴一个时代性的企业,共同穿越周期,见证它从颠覆者到王者的全过程。”
他走回座位,语气恢复平静,却带着更重的力量:
“新能源的未来,还很长。我们既然已经坐上了这艘快船,就不要因为一点风浪就轻易下船。”
“明白!”李娜眼中闪过决然,立刻应下。整个团队的信念也随之更加坚定。
林澈坐回椅中,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楼下街道车水马龙,燃油车仍是主流,但他知道,一股电驱动的浪潮正无声涌动,即将席卷全球。他手中这价值2.4亿美元的特斯拉头寸,不仅仅是一笔巨额财富,更是他参与并塑造这场能源与交通革命的核心筹码。
这次突破400美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了股价的短期波动,投向了特斯拉即将构建的,更庞大的能源生态与智能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