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市中心顶层,可以俯瞰大半个城市风景的“澈观资本”交易室内,气氛沉静而专注。巨大的环形布局中央,占据整整一面墙的,是由多块高清屏幕组成的巨型数据墙。上面正实时跳动着全球各大主要股指、外汇、大宗商品的行情数据,红色的下跌数字与绿色的上涨数字交织,构成一幅资本流动的无声画卷。
然而此刻,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聚焦在左上角那一块单独分隔出的屏幕上。
那上面,只有一条蜿蜒而上,陡峭得令人心悸的K线。
代码:tSLA。
“突破了!”
一个压抑着激动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是负责监控美股市场的交易员。
坐在环形区域中央,一直凝视着屏幕的林澈,身体几不可查地放松了少许,向后靠在了符合人体工学的老板椅上。他的脸上没有太多意外的惊喜,更像是一种“终于来了”的确认。
屏幕上,特斯拉(tSLA)的股价,正如一头挣脱了缰绳的野马,强势冲破了300美元整数关口,并且还在继续向上蹿升,成交量急剧放大,买盘力量汹涌澎湃。
“林总,”身着干练职业套装,气质愈发沉稳精练的李娜快步走来,将一份薄薄的报告递到林澈面前,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这是刚收到的汇总数据,我们持仓特斯拉的平均成本在200美元\/股左右,初始投入资金1亿美元,目前持仓市值……正式达到1.5亿美元。”
她顿了顿,清晰而准确地报出换算后的数字:“按照当前汇率,约合10.2亿人民币。浮动盈利,5000万美元,约合3.4亿人民币。”
交易室里响起几声轻微的抽气声。尽管在这里工作,早已习惯了资本市场上亿级别的波动,但亲眼见证短短时间内,一笔投资产生如此巨额的浮盈,依然让人心潮澎湃。这不仅仅是数字,更是点石成金般的精准判断力,是足以让任何金融从业者热血沸腾的战绩。
林澈接过报告,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关键数字,点了点头。他对于这个盈利数字似乎并不特别激动,反而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报告的后半部分。
“李娜,你怎么看?”林澈没有抬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报告上特斯拉的Logo。
李娜显然早有准备,她站到林澈身侧,指向那块依旧在昂扬向上的K线屏幕,语速平稳而专业:“技术面上,突破300美元这个关键心理阻力位后,上方空间已经被打开。基本面上,尽管空头一直在质疑其烧钱速度和产能问题,但特斯拉的品牌价值、技术壁垒以及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
她微微俯身,在报告上翻过一页,指着一组数据:“这是第三方调研机构关于odel 3预订单量和潜在市场需求的分析报告。结论是,市场需求极其旺盛,远超传统车企的同类产品。我认为,只要特斯拉能解决产能瓶颈,按时交付odel 3,其股价远未见顶。现在,或许还不是终点。”
她的分析条理清晰,既有数据支撑,也有逻辑推断,展现出了这几年跟随林澈在资本市场搏杀历练出的深厚功力。
林澈听完,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他将报告轻轻放在桌面上,目光重新投向那根代表着财富与未来的K线,眼神锐利而深邃。
“你说的没错,300美元,绝不是我们的目标。”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清晰地传遍整个交易室,“特斯拉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他拿起那份由李娜递上的、关于odel 3产能的专项报告,快速翻阅着上面关于生产线升级、零部件供应链以及季度交付目标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