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 > 第131章 钴价风云,隐形冠军

第131章 钴价风云,隐形冠军(1 / 2)

北京的天空湛蓝如洗,但在澈资本的战略会议室内,一场关于产业变革与资源争夺的深度讨论,正如同窗外悄然变换的季节般,预示着新一轮布局的开启。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展示着国家最新发布的关于鼓励“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的政策文件摘要,而在其下方,则是林澈亲自圈定的几个核心赛道: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以及一个让部分团队成员感到些许陌生的名字——寒锐钴业。

“我知道,在大多数人眼中,钴,只是一种不起眼的金属,远不如锂、镍在新能源领域里声名显赫。”林澈开场便直指认知盲区,他的目光扫过在场包括李娜、陈默在内的所有核心成员,“但投资的最高境界,往往是在无人问津处掘金,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布局。”

他示意李娜提供背景分析。李娜调出全球钴供应链图谱,语气清晰地阐述:“林总的判断基于一个即将被引爆的核心矛盾。供给端,刚果(金)作为全球钴资源的核心供应国(占全球供给超过70%),其政策动向极具决定性。 我们有强烈迹象表明,出于对过低钴价的不满以及掌控定价权的野心,刚果(金)政府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采取极其严厉的出口限制措施,甚至是配额制度,人为地制造供应紧张。”

陈默看着屏幕上复杂的供应链图示,提出疑问:“澈哥,就算供应收紧,但如果需求跟不上,价格也起不来啊?而且现在很多电池技术路线不是都在追求‘无钴化’吗?”

“问到了关键点上。”林澈走到互动白板前,开始构建他的逻辑框架,“首先,需求端的爆发是确定性的。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势头强劲,但在追求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里程的中高端电动车领域,三元锂电池(NcA)在未来至少5-10年内仍占据主导地位,而钴是其正极材料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剂’与‘能量助推器’,目前技术条件下无法完全替代。” 他切换图表,展示出全球各大车企未来五年的电动车规划,“这些巨量的中高端车型,就是钴需求最坚实的保障。”

“其次,”林澈的激光笔重点圈出了“寒锐钴业”的产能数据,“当供给收缩与需求增长碰撞,价格的剧烈波动是必然的。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赌钴价本身,而是投资于那些能够在这种环境下最大化受益于价格上涨的龙头企业。寒锐钴业,正是这样的标的。”

他详细分析了寒锐钴业的优势:

1. 产能壁垒:公司在赣州基地拥有1.5万吨电积钴的产能,并且已经在刚果(金)布局了原材料基地,具备了从资源到加工的一体化能力雏形。这意味着当钴价上涨时,其业绩弹性会非常大。

2. 营收杠杆:“根据我们的模型测算,”林澈看向李娜,李娜立刻调出财务预测,“一旦钴价进入上升通道,寒锐钴业的钴产品营收具备增长110%甚至更高的潜力。因为钴价的上涨将直接体现在毛利率上,几乎能完全转化为利润。”

3. 被低估的龙头:此时的寒锐钴业,市值相对较小,在众多新能源概念股中并不起眼,市场对其认知尚不充分,这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布局窗口。

他建立了一个清晰的投资决策链:

政策驱动新能源汽车放量 → 三元电池对钴需求刚性增长 → 刚果(金)供给干预触发价格暴涨 → 寒锐钴业作为国内钴业龙头,产能与营收弹性最大 → 业绩爆发式增长,估值体系重构。

“所以,我的决定是——”林澈目光坚定,下达指令,“重仓寒锐钴业! 初始建仓资金8000万元人民币,采取分批、逢低吸纳的策略,避免引起市场注意。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分享商品价格上涨的收益,更是要捕获一家隐形冠军在产业大潮中价值重估的巨大空间。”

“明白!”李娜和陈默齐声应道。尽管陈默内心仍觉得这笔投资相较于之前的项目显得有些“冷门”,但他对林澈的判断力早已深信不疑。

在随后的建仓过程中,寒锐钴业的股价还在低位徘徊,澈资本的资金如同溪流汇入,悄然收集着筹码。林澈甚至亲自关注着刚果(金)的政局新闻和全球钴现货价格的微小波动,他知道,引爆这一切的引信,正在咝咝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