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 > 第115章 音浪崛起,闪电式增长

第115章 音浪崛起,闪电式增长(1 / 2)

15秒的短视频,正在悄然改变移动互联网的格局

二零一六年深秋的北京,字节跳动总部会议室里,一场关于新生短视频产品“抖音”的战略会议正在进行。林澈作为字节跳动的早期投资人和重要股东,受邀参与了这次关键讨论。

“各位看一下最新数据,抖音自九月份上线以来,用户增长曲线已经开始变得陡峭。”张一鸣指着投影屏幕上的图表,语气中带着难掩的兴奋。

林澈注视着屏幕上那条昂扬向上的曲线,脑海中浮现的是这款产品未来将创造的奇迹——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改变数亿人娱乐方式的超级平台。

“目前我们的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十万大关,虽然绝对值不大,但增长加速度非常可观。”抖音项目负责人汇报着进展。

2016年的短视频市场,快手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日活超过4000万。而抖音却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我们不做大众化的记录工具,我们要做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产品经理详细阐述着抖音的定位。

林澈在会议中提出了关键建议:“抖音的优势不在于覆盖面广,而在于定位精准。我们应该牢牢抓住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群,用潮流、音乐、技术流内容作为切入点。”

这一建议与抖音团队不谋而合。事实上,抖音已经悄然布局:从小咖秀、微博、ical.ly以及艺术院校挖来了大约300个红人,设计了多种主题和玩法,进行内容冷启动。

“我们采取了中心化运营模式,优先扶持头部用户上热门,通过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来带动普通用户。”运营负责人介绍道。

这与快手的“自由发展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林澈深知,这种强运营策略正是抖音后来能够异军突起的关键。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17年3月,但在2016年底,种子已经播下。

“我们需要制造话题性事件来突破圈层。”林澈在战略会议上提出,“可以考虑与娱乐圈合作,利用明星效应带动传播。”

这一策略在2016年12月就显现了效果。抖音联合赵丽颖策划了第一个内部话题,雇佣了大量大学生以及专业舞蹈人士贡献有质量的内容视频。这次策划让抖音迎来了第一个下载小高峰,官方微博的转发量首次破万。

然而,谁也没料到,更大的惊喜来自一次偶然事件。2017年3月,微博大V岳云鹏转发了一条带有抖音logo的视频,而这并非抖音刻意操作,只是有长相酷似岳云鹏的用户上传自己的视频被本人注意到。

这一偶然事件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抖音百度搜索指数大幅度上升,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截至2016年底,抖音虽然日活仅有十几万,远不足以与快手的4000万日活相提并论,但其增长潜力已经初现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