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室内,专门为海天精工设立了一个分屏。屏幕上,那条笔直向上、几乎没有任何波动的涨停K线,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天开盘即涨停,成交量极度萎缩,根本买不进去。
“第十个涨停了!”陈默每天开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数板,语气从最初的兴奋逐渐变得麻木和惊叹。
“第十五个了……发行价1.5,现在都快4块了!”
“第二十个!我的天,这已经创造近期新股记录了吧?”
“第二十五个……还没开板的意思……”
整个市场都在为这只“妖股”疯狂,财经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股吧里议论纷纷。海天精工以其惊人的连续涨停态势,牢牢吸引着所有投资者的目光,成为了当年夏天最耀眼的“新股王”。
澈资本的交易室反而异常平静。因为买不进也卖不出,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和观看。李娜每天记录着市值的膨胀,眼神中充满了对林澈精准预判的敬佩。
终于,在上市后的第30个交易日,海天精工的股价达到了27.94元的峰值,较1.5元的发行价,涨幅高达1193%(约12倍)!此时,涨停板终于被巨量资金打开。
“林总,股价到达27.94元,开板了!我们的500万本金,现在市值是……”李娜深吸一口气,报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5933万元!”
一个月左右的时间,500万变成接近6000万!超过十倍的收益!
即便早已有心理准备,当这个数字真正出现时,交易室内还是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这种资金在极短时间内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视觉冲击力,远超任何其他投资方式。
“执行止盈策略,分批卖出,锁定利润。”林澈的声音依旧平静,仿佛这惊人的涨幅早在他的计算之内。
“是!”团队立刻行动。
随着指令下达,澈资本的账户开始将这笔惊人的利润落袋为安。这笔投资,几乎将2016年新股申购的制度性红利吃到了极致。
陈默看着不断到账的资金,忍不住感叹:“澈哥,这打新……简直就是捡钱啊!”
林澈淡淡一笑:“这是特定时期的制度红利窗口。但记住,这种机会不会永远存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窗口期打开时,毫不犹豫地重拳出击。海天精工的成功,再次证明了一点:在资本市场,既要看得懂宏观大势,也要抓得住微观的制度性套利机会。”
海天精工一役的完美收官,不仅为澈资本带来了又一笔巨额浮盈,更重要的是,它像一堂生动的实战课,向整个团队展示了在A股市场进行全方位、多策略掘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