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欧返回京城,空气中残留的年味很快被高效运转的商业节奏所取代。节后的澈资本办公室,弥漫着一种锐意进取的蓬勃气息。
周一上午,例行投资晨会。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长条会议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林澈坐在首座,听着各小组负责人的汇报,神色沉静。
轮到数字货币小组。负责人李娜点开投影,屏幕上展现出比特币从2015年低点至今的K线走势图。一条曾经剧烈波动的曲线,此刻正展现出一种罕见的、稳健的上升趋势。
“林总,各位同事,”李娜推了推她的金丝边眼镜,语气冷静而专业,一如她分析A股报表时的模样,“比特币价格在上周,已经突破了500美元整数关口。目前稳定在505美元左右震荡。”
她在图表上画出一个圈,“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的上涨,波动率明显低于2013年那波。成交量是温和放大,而非急剧放量。从链上数据和交易所资金流入情况看,我们发现一些新的、体量不小的地址在持续建仓,其操作手法更接近于传统机构的定投策略,而非散户的追涨杀跌。”
她切换了一张图表,展示澈资本自身的持仓情况。
“基于林总前期的布局和我们在2015年期间的持续吸纳,截至目前,公司冷钱包内共囤积比特币160,000枚,综合成本远低于当前市价。”
她顿了顿,报出一个精确的数字:“按当前505美元市价计算,我们这部分持仓的市值是……”
她身后的屏幕立刻跳出一个数字:$80,800,000。
“折合人民币约为5.33亿元。”(按2016年初约6.6的汇率计算)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低低的、克制的赞叹声。虽然公司总资产的大头在小米,但比特币这不到一年时间从2.2亿涨到5.3亿的增幅,依然极具视觉冲击力。这对于节后刚收心回来的团队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哇哦!”负责二级市场操作的陈默忍不住吹了声口哨,身体前倾,盯着那曲线,“这玩意儿……快摸到2013年那波牛市的高点了吧?我记得好像是1163美元?这都快一半了!这次能冲到多少?八百?一千?”
他的问题也代表了会议室里不少人的好奇。目光纷纷投向主座上的林澈。
林澈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目光扫过屏幕上那条平稳向上的曲线,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确定性:
“2013年的高点?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山丘。”他微微后靠,眼神里是一种俯瞰般的洞见,“我们看到的,不是反弹,而是新一轮超级牛市周期的基础构筑阶段。机构资金的试探性入场,只是开端。”
他停顿了一下,迎上所有团队成员的目光,清晰地吐出几个字:
“真正的爆发,在2017年。”
然后,他给出了一个让在场除李娜外所有人都瞬间瞠目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