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伊利股份翻倍(1 / 2)

比特币市场的惊涛骇浪暂告一段落,套现获得的百万现金如同坚实的压舱石,让“澈澈工作室”在金融市场的海洋中行驶得更加稳健。然而,林澈和李娜都深知,资金不能闲置。在密切关注比特币后市的同时,他们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更具确定性、也更为熟悉的A股战场。

距离上次在25元价位清仓伊利股份获利了结,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股价在经过一波强劲上涨后,如期进入了回调消化阶段。但这并未动摇李娜对乳业龙头长期逻辑的信心,她始终保持着对伊利股份的紧密跟踪。

2011年10月,秋意渐浓。李娜通过持续的数据监控发现,伊利股份的回调在20元附近获得了强劲支撑,开始企稳并再次构筑上升平台。上游原奶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带来的成本红利,依旧在持续释放;公司三季报预告依然亮眼,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的利润率提升逻辑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不断得到财报数据的验证。

“林澈,”李娜将最新的分析报告放在林澈桌上,语气肯定,“伊利股份的第二波机会来了。回调结束,技术面和基本面形成共振,向上的空间再次打开。”

林澈仔细翻阅着报告。上面清晰地罗列着最新的渠道调研数据、毛利率环比变化预测以及同行业对比分析。李娜的研究比上一次更加深入和细致。

“目标?”林澈言简意赅。

“基于全年业绩超预期和高确定性的判断,这一波看到35元到38元区间,距离当前价位还有超过50%的空间。”李娜指向她绘制的估值区间图,“风险点在于大盘的系统性风险,但公司自身基本面足够硬朗,足以抵御一般性的波动。”

“好。”林澈没有任何犹豫。他对李娜的判断力和伊利股份的未来走势有着双重信任。“动用70万资金,全仓买入。”

这一次,操作更加娴熟从容。在股价回升至22元附近时,70万资金分批悄然入场,完成了建仓。持仓成本定格在22.1元。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上一次成功操作的复刻,但更加波澜壮阔。

伊利股份的股价在业绩确定性和行业景气度的双重驱动下,开始了稳健而持续的攀升之旅。每一次回调都是短暂的洗盘,随后便是更坚决的上涨。

23元… 25元(突破前高)… 28元… 30元(突破整数大关)…

工作室里,周婷依旧负责每日的盯盘和记录,但她的脸上早已不见了最初的紧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和自信。赵刚和孙磊也会在休息时过来看一眼,讨论的语气已经从“会不会跌”变成了“今天又涨了多少”。

李娜则稳坐中军帐,不断用最新的行业数据和公司信息验证着自己的判断,眼神中的自信愈发浓厚。

当伊利股份的股价稳稳站上**35元**时,李娜再次拿出了她的分析。

“林澈,目标区间已达到。动态市盈率已经反映了大部分乐观预期,短期内估值提升空间有限。建议分批止盈。”

“执行。”林澈点头。

操作依旧由李娜主导,在35元至36元的区间内,分批将持有的伊利股份全部卖出。

最终核算,这笔70万元的投资,最终以平均每股**35.8元**的价格获利了结。

**绝对盈利:70万 \/ 22.1 * (35.8 - 22.1) ≈ 43.5万元人民币!**

**收益率再次超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