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两天…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开始构思其他更费周折的方案时,校内网的提示音终于响了!
那位学长回复了!
林澈迫不及待地点开。
回复很简短,带着点前辈对后辈的审视和谨慎:“雷总确实已经离开金山了。现在确实在忙一个新项目,听说和手机有关。团队很小,还在筹备期。你找雷总有什么事?”
没有直接拒绝,就是最好的信号!
林澈抑制住激动,手指飞快地敲打键盘,回复更加诚恳:
“谢谢学长回复!我本人对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未来非常看好,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非常渴望能有机会向雷总这样的前辈学习,哪怕只是旁听几句指点,也能受益匪浅。绝无打扰之意,更非商业推销。不知学长是否方便指点一条门路,或者代为递一句话?无论成败,都感激不尽!”
他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充满热情、渴望学习的在校大学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方的警惕性。
又是漫长的等待。这一次,等待的时间更久。
就在林澈以为对方不会再理会时,回复来了。
这次的内容多了一些:
“你小子倒是会找门路。雷总他们现在好像在中关村那边的某某咖啡馆(学长提到了一个具体的、后来被誉为小米诞生地的咖啡馆名字)临时办公。我只能帮你试着跟一个前同事提一句,说有个小学弟非常仰慕雷总,想请教问题。但雷总非常忙,见不见你,完全看运气,你别抱太大希望。成了也别谢我,不成也别怨我。”
成了!
林澈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虽然学长语气平淡,但给出的信息至关重要!确认了创业事实,确认了方向是手机,甚至给出了可能的办公地点!而且愿意帮忙递话!
这已经是远超预期的巨大进展!
他强压下狂喜,立刻回复,语气充满了感激和保证:
“太感谢学长了!您能帮忙递句话,已经是天大的帮助!无论结果如何,都万分感谢您!我绝不会出去乱说,更不会给学长和雷总添任何麻烦!谢谢您!”
关掉校内网,林澈靠在网吧的椅子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手心因为紧张和兴奋而微微出汗。
线索,终于清晰了!
雷军。智能手机创业。中关村某某咖啡馆。
所有的信息,都与他记忆中的那个传奇开端完美吻合。
下一步,就是等待学长的消息,并准备好一切,去叩响那扇通往未来帝国的大门。
他知道,哪怕有学长递话,想见到雷军也绝非易事。他必须准备好足够的“筹码”——不仅仅是那500万人民币的投资款,更重要的,是对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的独到见解,足以让雷军为之侧目甚至震撼的“远见”。
他站起身,走出网吧。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有些清冷,却让他感觉无比清醒和充满力量。
寻找小米的线索,这关键的第一步,已然迈出。
接下来,将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志在必得的会面。他需要为这场见面,准备一份特殊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