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小小风波,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泛起些许涟漪后便迅速平息。同学们很快忘记了林澈那个关于“比特币”的古怪问题,重新投入到游戏、恋爱和应付考试的日常中。林澈也乐得如此,继续扮演着他普通大学生的角色。
但他内心的蓝图,却从未停止铺展。比特币的原始积累已完成,如同一座沉睡的巨型金矿,静待未来开采。而即将启动的小米投资计划,则需要更广泛的人脉和资源。他深知,未来的帝国不可能仅凭他一人之力构建,他需要伙伴,需要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团队。
他的目光,开始悄然在身边扫描。
宿舍里的几个哥们,张伟热情义气但性格跳脱,高洋家境优渥但心思活络,赵鹏飞踏实稳重但过于内向,且志不在技术。他们可以是朋友,是兄弟,但很难成为事业上并肩作战的核心伙伴。
他需要的是技术极客,是那种对代码和未知世界充满纯粹好奇心、能够耐得住寂寞、并且拥有极强执行力和学习能力的人。
很快,一个人选进入了他的视野。
陈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就住在他们隔壁宿舍。人如其名,沉默寡言,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个子不高,总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休闲装,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走路习惯性地低着头,避免与人有目光接触。
在大多数同学眼中,陈默是个不折不扣的“怪人”。他不参加任何社团活动,很少与人交流,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机房或者窝在自己宿舍的电脑前。成绩中上,不算顶尖,但也绝不拉胯。
但林澈却注意到了一些细节。
有一次,校园网突然大面积瘫痪,学生们哀嚎遍野,抱怨无法打游戏、看视频。就在网络中心的工作人员焦头烂额时,网络却在半小时后莫名恢复了。后来林澈偶然听到两个计算机系的学长在小声议论,言语间提到了“好像是陈默那小子摸清了网络拓扑,找了个备用节点临时搭了条路…”
还有一次,他看到陈默的电脑屏幕(偶然经过门口时瞥见),那上面不是游戏界面,也不是电影,而是密密麻麻、飞速滚动的命令行代码,黑色的背景,绿色的字符,充满了某种神秘的极可感。
最让林澈确定的是,他前世模糊的记忆里,隐约有这个叫陈默的名字。好像毕业后去了某家巨头公司的核心安全部门,后来似乎又在某个区块链技术峰会上作为专家露过面,但一直非常低调。
就是他了!
林澈决定主动出击。
一天晚上,他拎着一袋刚买的苹果,敲响了隔壁宿舍的门。
开门的正好是陈默,他看到门外的林澈,明显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和拘谨。他们虽然住隔壁,但几乎没说过话。
“陈默是吧?你好,我是隔壁的林澈。”林澈露出一个友善的笑容,“买了点水果,给你们宿舍分点。”
“哦…谢谢。”陈默有些木讷地接过袋子,低声道谢,却没有让开门口的意思,似乎不太习惯与人交往。
林澈也不在意,顺势靠在门框上,仿佛随口问道:“对了,陈默,听说你计算机特别厉害,我最近对编程有点兴趣,想自己弄个小东西,遇到点问题,能请教一下你吗?”
陈默推了推眼镜,警惕性似乎放松了一点,只要是关于技术的问题,他看起来就没那么排斥了:“什么…问题?”
“就是关于…加密算法和分布式计算之类的…”林澈故意说得比较模糊,观察着陈默的反应。
果然,陈默镜片后的眼睛微微亮了一下,虽然声音还是很低:“具体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