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 > 第1章 重生2010:粉笔灰里的时空错位

第1章 重生2010:粉笔灰里的时空错位(2 / 2)

林澈听着耳边熟悉的吵闹声,目光却投向远处那栋灰色的教学楼。

《计算机基础》,王教授。

他记得这位老师,讲课极其枯燥,但要求异常严格,尤其喜欢提问。前世他没少在这门课上挨批。

......

阶梯教室里坐满了人,弥漫着一种清晨特有的困倦氛围。风扇在头顶吱呀呀地转着,吹散了些许燥热。

讲台上,年近五十、头发稀疏的王教授正慢条斯理地操作着投影仪,幕布上显示出dows xp经典的蓝色桌面。

“今天我们讲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文件管理...”王教授推了推眼镜,声音平缓没有起伏,“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台下,大部分学生都昏昏欲睡。不少人偷偷拿出手机,在桌下摆弄着。2010年,智能手机还未完全普及,学生们用的多是诺基亚、三星的塞班系统手机或者国产山寨机,刷刷qq空间、偷菜、聊聊短信,就是最大的娱乐。

林澈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幕布上熟悉的操作界面,神情有些恍惚。

dows xp...真是久远的回忆。后来7, 8, 10...直至最终的量子系统。现在的他,就像是掌握了未来科技的先知,看着人类还在摆弄着古老的石器。

“...文件的存储路径很重要,要养成良好的管理习惯,不要什么都放在桌面上...”王教授讲着最基础的操作,“当然,未来也许技术发展了,存储方式会发生变革,但核心的逻辑是不会变的...”

他说到这里,似乎是想要活跃一下课堂气氛,随口问了一句:“有没有同学想过,未来的计算机会是什么样子?文件存储会不会有新的方式?”

台下一片寂静,没人响应。这种问题对于普通新生来说太过空泛。

王教授有些尴尬,扶了扶眼镜,目光扫过台下。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和林澈对上了。林澈那副若有所思、仿佛真的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表情,在周围一片茫然的脸孔中显得格外突出。

“那位靠窗的同学,”王教授指了指林澈,“你来说说看,你有什么想法?”

刷的一下,全班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澈身上。

张伟在旁边偷偷拽他衣角,低声道:“我靠,澈哥,老王点你名了!”

林澈回过神来,缓缓站起身。

课堂里响起一阵轻微的窃窃私语,大多是在看热闹。

王教授看着这个突然被点名、似乎有些“吓傻了”的学生,心里叹了口气,准备等他支吾两句就让他坐下。

然而,林澈开口了,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笃定。

“王老师,我认为未来的个人文件存储,本地硬盘不会是终点。”

一句话,让教室里的杂音小了一些。大家都有些意外地看着他。

王教授也微微挑眉:“哦?那终点在哪里?”

“在云端(cloud)。”林澈清晰地吐出这个词。

2010年,“云计算”对大众来说还是一个极其陌生和高深的概念,更不用说“云存储”了。

台下学生们一脸茫然。

王教授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惊讶,但更多的是不以为然。年轻人就是喜欢夸夸其谈一些时髦词汇。

“云端?这个概念很模糊。网络传输速度、安全性、可靠性都是大问题。远不如本地存储来得实在可靠。”王教授习惯性地反驳道,这是他的教学风格。

“是的,现在看来的确如此。”林澈并不争辩,只是顺着他的话,然后话锋一转,“但技术会迭代。光纤会普及,4G、5G移动网络会让网速不再是瓶颈。安全协议会升级。当随时随地、任何设备都能高速接入网络时,本地存储的优势将大大降低。”

“云端存储将不再只是备份,而会成为主流。我们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甚至电视上无缝切换,访问同一份文件。软件和应用也会云端化,即点即用,不再需要复杂的本地安装和更新。”

他顿了顿,看着王教授逐渐凝重的表情,以及台下同学们依旧迷惑但已带上些许好奇的目光,最后加了一句。

“或许未来,我们开机的第一个界面,不再是dows的桌面,而是一个浏览器,或者一个通往个人云空间的入口。操作系统本身,也会变得越来越轻量化。”

教室里鸦雀无声。

风扇吱呀呀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学生们大部分没完全听懂,但觉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什么4G5G?光纤不是刚起步吗?浏览器开机?

但王教授听懂了其中的一些门道。这个学生说的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基于现有技术趋势的一种推演,虽然大胆,却逻辑自洽。尤其是“无缝切换”、“软件云端化”这些点,甚至触及了一些学术界正在讨论的方向。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大一新生能有的见解!

他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语气缓和了不少:“嗯...想法很...新颖。请坐。这位同学怎么称呼?”

“老师,我叫林澈。”

“林澈...”王教授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然后清了清嗓子,“这位同学的想法很大胆,未来是否如此,需要我们共同见证。现在,我们还是回到本节课的内容,来看一下如何在dows xp系统下新建一个文件夹...”

课堂恢复了之前的节奏,但不少目光仍然有意无意地瞟向林澈的方向。

张伟凑过来,低声道:“我靠,澈哥,你刚才说的啥玩意儿?云啊端的,把老王都给唬住了?”

高洋也回头冲他竖了个大拇指:“牛逼啊澈哥,瞎编都能编这么像!”

赵鹏飞推了推眼镜,没说话,但看林澈的眼神也多了一丝探究。

林澈笑了笑,没解释。

他重新望向窗外,阳光正好,透过玻璃在课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他的内心,如同这阳光一般,豁然开朗。

刚才那番话,不仅是应付课堂提问,更像是对自己的一次宣告。

他回来了。

带着未来的记忆和洞察。

第一个目标,就在今晚。

那组清晰的数字,已经在他脑海中浮现。

红球:14, 21, 23, 29, 30, 33

蓝球:09

他的帝国,将从这注价值八百万的彩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