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放任下去,怕是要在中原腹地扎下根,到时候动摇的就不只是朝廷威严,更是根基了。”
“边境有大将军镇守,暂时无虞!” 七王爷打断他,语气却比刚才缓了些,显然听进了幕僚的分析。
“明教才是心腹大患!他们勾结昆仑、崆峒等门派残余势力,又暗中联络江南盐帮,这分明是在织网!”
他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奏折,提笔疾书。
“我今日进宫面圣,得把杨逍的统筹之能、张无忌的战力,还有他们笼络民心的手段都说清楚。”
“陛下若只当他们是江湖草寇,怕是要误了大事!”
幕僚看着他紧绷的侧脸,躬身道:“属下这就去准备车马,陪王爷一同进宫。”
“另外,属下已让探子整理了明教核心人物的分工:杨逍管教务和防御,张无忌管对外战力,韦一笑负责情报,殷天正统筹后勤。”
“这些细节呈给陛下,能让陛下更清楚明教的体系有多完善。”
七王爷点点头,目光落在密报上 “张无忌” 三个字上,眼神阴鸷:“不管他是不是教主,只要灭了明教,这小子也活不成!”
“上次光明顶让他逃过一劫,这次定要让他和杨逍一起,为明教陪葬!”
午后的皇宫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金砖上,却驱不散御书房里的凝重。
七王爷捧着奏折和探子整理的情报,跪在地上:“陛下,明教势力日渐壮大,已不是普通江湖草寇。”
“他们以杨逍为教主,张无忌为战力核心,麾下高手如云,还在铸造射程五百米的火炮,更在收拢流民、分田安民。”
“臣恳请陛下调遣三万精兵,由臣亲自率领,前往光明顶剿灭此患!”
元顺帝放下手中的玉如意,眉头微挑:“哦?江湖门派竟还会分田安民?这倒比一般反贼更懂笼络人心。”
他拿起情报翻了两页:“你说杨逍是教主,张无忌是‘苏王’,那两人谁的话语权更大?”
“陛下,两人分工不同,却相辅相成。” 七王爷连忙道。
“杨逍老谋深算,稳住明教内部;张无忌武功盖世,能硬撼明教众人,对外时江湖人更认他的面子。”
“他们还在铸造新式火炮,若是让他们掌握了这等利器,日后再想剿灭,难如登天!”
元顺帝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情报里说,他们给流民分的是官府荒废的田地?这是在借朝廷的地,买自己的好啊。”
“正是!” 七王爷连忙应声。
“他们不只靠武功,还在收买民心,如今已有近万流民投靠光明顶。”
“若是等他们攒够了人气,再加上火炮,怕是会有更多人响应,到时候就不是剿灭明教,而是平定大规模叛乱了!”
“可边境刚刚安定,若是调走三万精兵,万一有外敌来犯,该如何应对?” 元顺帝还是有些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