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你们,这精铁里难免有小杂质,玄铁虽硬,碰到硬渣也容易崩。
幸好我昨晚多凿了块玄铁,咱们现在就打个新的 ;把断钻熔了,掺点铜砂进去,能让钢钻更韧些,不容易崩。”
彭莹玉这时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个小陶罐:“我这里有之前采的‘韧石粉’,磨成了细粉,熔钢钻的时候加进去一点,能增加韧性。
之前在江南的时候,老铁匠们打农具都用这个,效果不错。”
张无忌接过陶罐看了看,又递给殷天正:
“外公,您看这石粉能用吗?要是行,咱们现在就熔钻子,别耽误膛线开凿。”
殷天正打开陶罐闻了闻,点头道:
“能用!这石粉带着点土腥味,是好东西。
吴劲草,你去把熔炉的火候再提一提,熔玄铁得用猛火,把铜砂和石粉按三成对七成的比例掺好,等会儿一起加进去。”
吴劲草立刻应声,往熔炉里添了两把上好的木炭,又用风箱猛拉了几下,炉子里的火苗瞬间窜高,映得整个山洞都暖了起来。
周颠也凑过来帮忙,蹲在旁边给殷天正递工具:“我来帮你扶着断钻!你放心,我手稳,肯定不晃!”
趁着熔钢钻的功夫,张无忌走到炮管旁,用手摸了摸刚凿的膛线:“现在凿了两寸,按这个进度,今天能凿完一半。等新钻子做好,咱们分两组,一组继续锻打炮管中部,一组凿膛线,能快些。”
铁匠们连忙点头:“苏王说得是!刚才凿膛线的时候,我们发现顺着铁料的纹路凿更省力,还不容易崩钻,等会儿新钻子做好,咱们就按这个法子来,肯定快!”
约莫一个时辰后,新的钢钻终于打好了。殷天正把钻子放在水里冷却,“滋啦” 一声冒起白烟:“成了!你们试试,这钻子加了石粉和铜砂,比之前的韧多了。”
铁匠拿起新钻,往炮管上轻轻一凿,果然比之前顺畅不少,碎屑均匀地掉下来。周颠看得高兴,拍着殷天正的肩膀:“还是你有办法!早知道加石粉管用,昨天就该让彭先生把这东西拿出来!”
彭莹玉笑着摇头:“昨天也没想到钻子会崩,这也是临时想的法子。咱们造这东西,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问题再解决,总比坐着发愁强。”
正说着,洞口突然传来一阵轻响,是守哨的教众跑了进来,脸色有些急:
“苏王!韦蝠王回来了,还带了个弟兄,说是运硝石的队伍遇到点情况,不过已经解决了!”
众人连忙往洞口走,就见韦一笑领着个满身尘土的教众走进来。
那教众手里提着个布包,喘着粗气道:
“苏王,我们在山路口遇到两个元军巡查,幸好韦蝠王及时赶过来,引开了他们,硝石都好好的,没被发现。我们把硝石藏在运柴的车里,上面盖了层干草,看着就像运柴的,肯定没人怀疑。”
韦一笑补充道:“那两个巡查是临时加的,就守在山路口,我已经把他们引到另一边的山谷了,短时间内不会回来。运硝石的队伍傍晚就能到,到时候咱们直接从后山的小路运进山洞,神不知鬼不觉。”
张无忌拍了拍那教众的肩膀:“辛苦你们了,路上肯定没少受累。等会儿让伙房多做些热汤,你们先歇口气。”
傍晚时分,运硝石的队伍果然到了。
教众们推着几辆柴车,悄无声息地从后山小路走进山洞,掀开干草,里面全是装着硝石的布袋子,泛着淡淡的白色。
吴劲草立刻组织人清点:
“一共三千六百斤!比预计的还多了一百斤,够咱们用一阵子了!”
这时,铁匠们也停下了手里的活,捧着刚凿好一半膛线的炮管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