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子领命而去。周颠在一旁哈哈大笑:
杨教主,你这招杀鸡儆猴真是屡试不爽啊!看谁还敢阻挠我们推翻元廷的大业!
说不得和尚却面露忧色:
杨教主,如此高压,恐怕会物极必反啊。我们明教本当以仁义取信天下,如今这般手段,与那元廷何异?
杨逍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云海:
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待我们推翻元朝,天下大定,自然可以慢慢收拾人心。现在最重要的是集中力量,完成大业。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记住,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推翻元廷,拯救天下苍生。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牺牲是在所难免的。
众人肃然。他们明白,杨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明教推翻元廷、完成大业铺路。只是这条路上,已经沾满了太多人的鲜血和眼泪。
而在江湖的各个角落,被明教控制的各派弟子们,虽然心中不满,却也只能在强权下低头。
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只能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真正重获自由。
殊不知,这场以推翻元廷为名的武林变革,才刚刚开始。
汝阳王府,夜已深沉。
书房内烛火通明,汝阳王正与几位心腹将领商议军务,赵敏坐在一旁静静品茶,时不时在沙盘上比划着什么。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一名风尘仆仆的探子踉跄而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密报,王爷!紧急消息!
汝阳王眉头微皱,接过密报拆开火漆。
随着目光在纸面上移动,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持信的手竟微微颤抖起来。
父王,出了什么事?赵敏察觉有异,放下茶盏站起身来。
汝阳王将密报重重拍在桌上,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怒:好个明教!好个杨逍!竟敢在本王眼皮底下玩这等把戏!
赵敏快步上前拾起密报,才读了几行,那双灵动的眸子便骤然收缩。
她反复看了三遍,这才抬起头来,声音里带着罕见的凝重:
昆仑、华山、崆峒三派已被明教实际掌控,峨眉派也岌岌可危...这怎么可能?短短一年时间,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一直在旁边闭目养神的玄冥二老闻言也坐直了身子。
鹿杖客沉声道:王爷,郡主,此事当真?明教何时有了这等能耐?
鹤笔翁更是直接起身:我们安排在各地的眼线都是废物吗?这么大的动静,居然到现在才传来消息!
始终静立一旁的苦头陀范遥面具下的双眼闪过一丝异色,但他很快低下头,取纸写道:消息可靠否?
汝阳王在书房内焦躁地踱步,靴子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重的回响:
可靠?这是潜伏在崆峒派二十年的老探子用性命换来的消息!明教这一年来表面上偃旗息鼓,实则暗中行动,将所有消息封锁得滴水不漏!
赵敏将密报轻轻放在桌上,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