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250章 整纲肃纪正江湖

第250章 整纲肃纪正江湖(2 / 2)

李瑁坐在主位,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王二,罚你去加固河堤三个月,每日负责给孤儿们送两趟热粥,工钱全部用来赔偿新的毛毯。李四,罚你去仓库清点物资半年,每日核对出入库记录,少一根针都要你赔偿。”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各门派弟子,“你们都记着,联盟的规矩,不是用来挂在墙上的。救灾物资是救命的,私藏一分,就可能有人多受一分苦。”

祠堂外的雨停了,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瑁站起身,声音洪亮:“从今日起,各门派领用物资,必须双人核对、三人签字,账册每日一结,由执法堂抽查。设立‘阳光箱’,任何人发现违规,都可投信举报,查实后奖励举报人物资三倍价值的银钱!”

“还有,”他补充道,“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各门派的账册都要拿到广场上晾晒,让百姓监督。咱们江湖人,行得正坐得端,才配叫‘联盟’!”

这话一出,堂内响起一片附和声。丐帮的钱长老捋着胡须笑道:“盟主说得好!咱们丐帮讨饭都讲规矩,何况是管这么多物资?就该晒出来让大伙看看,咱们联盟没藏私!”

接下来的日子,整顿的风刮遍了江湖联盟的每个角落。

少林藏经阁,往日里总有弟子偷偷把孤本抄本拿去换酒喝,管事的和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次执法队一来,翻出了三本被虫蛀的孤本,还有五本抄本的去向不明。空明大师气得用禅杖把藏经阁的地板都戳出了窟窿,当即罚那几个弟子面壁三年,每日抄经百卷,抄不完不许吃饭。藏经阁的门也改了规矩,进出都要登记,连住持拿本《金刚经》都得签字画押。

武当丹房更是热闹。以前管事的几个道士仗着资格老,买药材时虚报价格,把差价揣进自己腰包。清玄道长带着执法队一查,账册上的“野山参”比市价贵了三倍,“何首乌”竟写成了“何首鸟”。道长气得吹胡子瞪眼,当场撤了管事的职,换上了几个刚入门、算盘打得比谁都精的俗家弟子。新账册记得清清楚楚,买根草药都要附上三家药铺的比价单,连哪天干的、谁去买的、花了多少铜钱,都写得明明白白。

丐帮的分舵遍布各地,最难管理。有个舵主仗着自己救过盟主的命,虚报了十文钱的烧饼钱,以为没人敢查。钱通知道了,直接把他拉到丐帮总舵的广场上,当着所有弟子的面杖责二十,还把他虚报的账册贴在旗杆上,旁边写着“蝇头小利,坏我名声”。那舵主又羞又愧,当场辞了职,说没脸再待在丐帮。

最让人咋舌的是唐门。执法队查到唐门分舵私卖信号弹给山匪,李瑁亲自带着人去查,从地窖里搜出三大箱信号弹,还有与山匪往来的密信。唐门门主又愧又气,当场打断了分舵主的腿,把密信抄了一百份,贴满了唐门的山门,还在山脚下立了块石碑,刻着“失信者,永不得入唐门”。他还主动提出,以后所有信号弹的制作、分发都由联盟统一管理,每颗信号弹上都刻着编号,出入库记录得比算盘珠子还清楚,谁领的、用在哪、剩没剩,一目了然。

这天,李瑁正在联盟总舵翻看各门派交来的整改报告,沈青玄捧着本账册进来,脸上带着笑:“盟主你看,这是这个月的物资发放记录,误差不超过三文钱,比以前强多了。”

账册上的字迹工工整整,每笔支出都附着领用人的签名和手印,旁边还画着小小的核对记号。李瑁翻到黑风寨那一页,王二的名字出现了好几次,每次都是领粥给孤儿们,后面签着孩子们的名字,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王二在河堤上表现不错,”沈青玄补充道,“昨天还得了工头的表扬,说他干活最卖力。”

窗外传来一阵孩子们的笑声,原来是丐帮的孩子们在教新入盟的弟子背联盟章程,“守正出奇,扶危济困”八个字喊得震天响,连路过的老农都停下脚步,跟着念叨两句。

李瑁放下账册,望着院外飘扬的联盟旗,旗面上的猛虎图案在阳光下舒展,仿佛也添了几分精神。他想起王二在河堤上挥汗如雨的样子,想起唐门门主贴出的悔过书,想起那些百姓围着“阳光箱”投信时的认真劲儿,忽然觉得,这整顿虽难,却像给联盟这棵大树浇了场透雨,根扎得更深,叶也长得更茂了。

夜色渐深,执法堂的灯还亮着。李瑁在新修订的章程最后添了句:“规矩如渠,情义如水,渠正则水畅,水畅则渠活。”写完放下笔,烛火在他眼里跳动,映得那句字,像颗埋在土里的种子,正等着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