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172章 喜讯传唐 共庆荣光

第172章 喜讯传唐 共庆荣光(2 / 2)

李瑁起身,跪地行礼:“陛下过奖了,臣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这一切,都离不开陛下的英明领导,以及将士们的浴血奋战。”

“哈哈,瑁儿,你就别谦虚了。”玄宗笑着说,“若不是你足智多谋,英勇无畏,安禄山岂能这么容易被擒?”

众人纷纷附和,对李瑁的功绩赞不绝口。

“来,为荣王殿下的大功,满饮此杯!”玄宗举起酒杯,高声说道。

“干杯!”满殿的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宴会上,歌舞升平。杨玉环也为众人献上了一支优美的舞蹈。她身姿轻盈,舞步灵动,仿佛是从画中走出的仙子。李瑁坐在台下,静静地看着杨玉环,心中满是柔情。

宴会进行到一半,一位大臣起身,说道:“陛下,荣王殿下此次立下大功,应当重重嘉奖。”

“不错,朕正有此意。”玄宗点头,“瑁儿,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朕一定满足你。”

李瑁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别无所求,只希望陛下能拨出更多的钱粮,用于河北等地的重建。那里的百姓,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急需朝廷的帮助。”

玄宗微微一愣,随即笑道:“瑁儿,你心系百姓,实在难得。好,朕答应你,明日便让户部调拨钱粮,送往河北。”

“陛下圣明!”李瑁再次跪地谢恩。

宴会结束后,李瑁和杨玉环回到了他们的寝宫。月光洒在宫殿的屋顶上,银装素裹,宛如仙境。

“今天,你在宴会上的表现,真让我刮目相看。”杨玉环笑着说,“你心中装着百姓,这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风。”

“我只是做了我认为正确的事。”李瑁轻轻握住杨玉环的手,“玉环,你知道吗,我希望有一天,大唐的每一个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每一片土地都能繁荣昌盛。”

“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杨玉环靠在李瑁的怀里,“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一直支持你。”

两人相拥而坐,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他们共同感受着胜利的喜悦,也为大唐的明天许下了美好的心愿。而大唐,在经历了这场磨难之后,也将在李瑁等一众贤臣的努力下,重新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瑁更加忙碌了。他一方面要协助朝廷处理安禄山的审判事宜,一方面要关注河北等地的重建工作。他频繁地往来于长安和河北之间,亲自监督重建的进度,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真正惠及百姓。

在他的努力下,河北的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被烧毁的房屋逐渐被新建的民居所取代,荒芜的农田重新种上了庄稼,集市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百姓们对李瑁的感激之情日益深厚,他们在自家的堂屋中挂上李瑁的画像,每日供奉,祈求他平安健康。

而在长安,安禄山的审判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进言,要求对安禄山处以极刑,以告慰那些在叛乱中死去的冤魂。最终,玄宗听取了大臣们的建议,决定在长安城的午门,公开处决安禄山。

处决的那天,长安城内万人空巷。百姓们早早地来到午门附近,等待着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当安禄山被押解到刑场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愤怒的呼喊:“杀了他!为我们的亲人报仇!”

安禄山面色惨白,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曾经那个不可一世的叛军首领,此刻已沦为阶下囚,等待着他的,是正义的审判。

随着刽子手的大刀落下,安禄山的头颅滚落在地。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声,百姓们纷纷跪地,感谢上苍,感谢大唐,让这个逆贼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安禄山的死,标志着这场持续了数年的叛乱彻底结束。大唐迎来了新的曙光,而李瑁,也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他的传奇,为大唐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大唐的历史长河中,成为百姓心中的英雄,万世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