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精神一振,挥枪劈开身前的叛军,朝着李瑁的方向靠拢。两名亲兵拼死护住他的侧翼,却被一支冷箭射中,倒在血泊中。
“将军小心!”李瑁策马上前,用长槊格开一支射向郭子仪后心的箭,槊尾顺势一撞,将那名放冷箭的叛军砸下悬崖。
两人终于会合,玄甲士迅速结成一个更大的圆阵,将郭子仪与残余的唐军护在中央。
“殿下……”郭子仪望着李瑁被血污沾染的脸庞,嘴唇颤抖,“您不该来的……”
“多说无益!”李瑁打断他,“谷内有火药,申时三刻引爆,我们必须在那之前冲出去!”他指向谷尾,“看到那处凹陷的崖壁了吗?那里岩石松动,让玄甲士用炸药炸开缺口!”
郭子仪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那处崖壁颜色较浅,像是近期有过塌方。他立刻下令:“所有还能动的,随我掩护!”
唐军将士虽疲惫不堪,却被李瑁带来的生机点燃了斗志,纷纷挺枪向前,死死顶住叛军的反扑。玄甲士则迅速在那处崖壁上架设炸药,引线被点燃,发出滋滋的声响。
“撤!”李瑁大喊一声,所有人都退到五十步外。
“轰隆——”
巨响过后,崖壁果然被炸出一个丈宽的缺口,外面是一片开阔的河滩。
“跟我冲!”李瑁一马当先冲出缺口,玄甲士与唐军将士紧随其后。
安庆绪在崖顶看到这一幕,气得目眦欲裂,亲自带着三百死士从崖上的绳索滑下,想要拦截。
“拦住李瑁!赏黄金千两!”安庆绪挥舞着弯刀,状若疯魔。
李瑁勒住马,冷冷地看着他:“安庆绪,你父安禄山倒行逆施,已注定败亡,你还要执迷不悟?”
“少废话!拿命来!”安庆绪挥刀劈向李瑁面门。
李瑁不闪不避,长槊陡然刺出,速度快如闪电,正中安庆绪的左肩。只听“噗嗤”一声,槊尖穿透铠甲,带出一股鲜血。安庆绪惨叫一声,手中的刀掉落在地。
“拿下!”李瑁喝令一声,两名玄甲士立刻上前将安庆绪捆住。
叛军见主将被擒,顿时溃不成军,有的跪地投降,有的四散奔逃。
李瑁没有追击,他知道时间紧迫,立刻下令:“清点人数,救治伤员,全速撤离!”
当最后一名唐军走出狼牙谷时,身后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申时三刻,叛军埋下的火药准时引爆,整个狼牙谷被烟尘吞没,巨石滚落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不绝。
所有人都后怕不已,若非李瑁驰援及时,此刻早已化为灰烬。
返回大营的路上,夕阳将队伍的影子拉得很长。郭子仪坐在一辆伤兵车上,看着李瑁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他征战四十余年,辅佐过三朝皇帝,见过太多皇子争权夺利、视人命如草芥,却从未见过哪个皇子会为了一员将领,亲率精锐闯进必死之局。
“殿下,”郭子仪让亲兵扶自己下车,走到李瑁马前,郑重地跪下,“末将无能,中了奸计,险些葬送五千弟兄,还让殿下涉险,罪该万死!”
李瑁翻身下马,扶起他:“郭将军快快请起。战场之上,胜负乃兵家常事,何罪之有?若不是你率军死战,为我争取时间,我就算赶到,也只能为你收尸了。”他亲自为郭子仪整理凌乱的战袍,“你是大唐的柱石,只要你在,平叛便有希望,这点险,值得冒。”
郭子仪望着李瑁清澈而坚定的眼神,突然老泪纵横,重重一揖:“殿下如此待我,末将此生,必为殿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队伍中的将士看到这一幕,无不热血沸腾。玄甲士们挺直了腰杆,唐军老兵们擦拭着兵器,连伤兵都忘了疼痛——有这样敢与将士同生共死的主帅,何愁叛乱不平?
回到大营时,周明早已在营门口等候,看到李瑁与郭子仪平安归来,他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作揖。帐内的将领们闻讯赶来,看到被押解的安庆绪和缴获的叛军旗帜,纷纷欢呼起来。
“殿下神威!”
“大唐必胜!”
欢呼声在大营中回荡,经久不息。
李瑁站在帐外,望着渐沉的夕阳,轻轻吁了口气。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郭子仪忠诚度提升至100%,军队士气值突破上限,获得“死战”——将士战斗力提升20%,伤痛感知降低30%。】
他知道,这次救援不仅保住了郭子仪和五千精锐,更赢得了全军的人心。这种由生死与共凝聚的信任,比任何军令都更有力量。
“传我令,”李瑁转身对周明说,“今晚加餐,给弟兄们炖羊肉、烫烈酒,明日一早,我们兵临渔阳城下!”
“是!”周明响亮地应道。
夜色渐浓,大营中燃起了篝火,羊肉的香气与将士们的笑谈声交织在一起。李瑁坐在篝火旁,看着郭子仪与玄甲士们推杯换盏,心中一片安宁。
他想起临行前对周明说的话,提笔给杨玉环写了封信:“玉环吾妻,狼牙谷一行,险象环生,却终得平安。知你牵挂,故书此信报安。军中士气正盛,渔阳破城在即,待平叛功成,必与你共赏长安春景。”
信写完,他交给亲兵,让其快马送往长安。抬头望向星空,银河璀璨,仿佛在预示着不远的胜利。李瑁握紧了手中的长槊,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属于大唐的黎明,已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