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138章 密网深潜 暗探敌营

第138章 密网深潜 暗探敌营(2 / 2)

王二柱凭着一口地道的渔阳话和熟练的炊事手艺,果然被招进亲卫营当伙夫。但亲卫营规矩极严,伙房与中军大帐隔着三重岗哨,连送菜都要隔着栏杆递进去。

他急得满嘴燎泡,直到有天给安禄山的贴身侍卫送夜宵,听到侍卫抱怨:“将军这几日总说马鞍磨得慌,让找个会缝皮子的来修修。”王二柱眼睛一亮——他年轻时学过皮匠活。

他毛遂自荐,拿着针线去了安禄山的寝帐。帐篷里灯火通明,安禄山正对着地图发脾气,旁边站着几个将领。王二柱低着头缝马鞍,耳朵却竖得老高,将“三更突袭狼山”“让平卢守军佯攻牵制”等字眼一一记下。

缝完马鞍要离开时,安禄山突然问:“你这手艺挺熟,以前在哪儿干过?”王二柱心提到嗓子眼,扑通跪下:“回将军,小人以前在您老家范阳的皮匠铺当学徒,还见过您呢!”他瞎编了个地址,没想到安禄山还真有印象,挥挥手让他走了。

逃出寝帐时,王二柱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他将情报写在贴身的汗巾上,趁倒泔水的机会塞给了在营外捡破烂的“乞丐”——那乞丐正是柳轻烟安排的接应。

这条情报让李瑁彻底摸清了叛军的动向。他连夜调整部署:让狼山的守军佯装无备,却在山谷两侧埋伏了弓弩手;又让平卢的唐军主力悄悄撤离,只留少量民兵守城。

三更时分,叛军果然如情报所示突袭狼山,结果一头扎进伏击圈,死伤过半;平卢的叛军见唐军“兵力空虚”,倾巢而出想占便宜,却被回援的唐军包了饺子。

连输两阵,安禄山气得暴跳如雷,下令彻查内鬼。渔阳城内开始大肆搜捕,柳轻烟的医馆也被查了三次。最险的一次,一个叛军兵卒拿着她给史思明小妾诊病的药方,盯着她的脸看了半晌:“你这老郎中,眼睛怎么这么亮?”

柳轻烟咳嗽两声,故意露出缺了的门牙:“老喽,眼神早花了,刚才还把黄连当成甘草抓呢。”兵卒见她手都在抖,骂了句“老东西”便走了。

待搜捕稍缓,柳轻烟知道不能再留。她让所有队员按“紧急预案”撤离:有的扮成送葬的队伍,混在出殡的人群里;有的藏在运粪车的夹层中;她自己则恢复女儿身,跟着一个走南闯北的货郎,扮成他的侄女“回乡下探亲”。

二十人小队,最终有十八人安全返回。唯一牺牲的,是那个帮柳轻烟进城的叛军小卒——他被查出私通唐军,临刑前还对着城门的方向喊:“我娘的病……多谢郎中先生了!”

李瑁亲自为牺牲的小卒立了块无名碑,又将柳轻烟等人请到中军大帐。他端起酒杯:“诸位深入虎穴,九死一生,这杯酒,敬你们。”

柳轻烟一饮而尽,抹了抹嘴:“殿下客气了。安禄山残害百姓,我们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对了,我在史思明小妾那儿还听到个消息,安禄山最近总说‘玉玺’什么的,好像藏了个宝贝在渔阳地宫。”

李瑁心中一动。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关键词‘玉玺’,启动关联分析……推测为安禄山伪造的传国玉玺,意图称帝蛊惑人心。】

他放下酒杯,目光变得锐利:“看来,该是收网的时候了。”

此时的情报网已如一张巨网,从渔阳城内的市井细民,到平卢守军的伙夫,再到安禄山亲卫营的边角,无处不在。每日都有数十条情报汇聚到李瑁案头:叛军的粮草消耗、将领的矛盾、甚至是安禄山昨晚又骂了哪个谋士……

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在系统的整合分析下,拼凑出叛军最真实的状态——外强中干,内部已开始瓦解。

“传令各军,三日后合围渔阳。”李瑁的声音在大帐中回荡,“这次,我们要让安禄山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眼皮底下。”

帐外的风带着秋意,吹得旌旗猎猎作响。李瑁望着渔阳的方向,仿佛已看到那张由无数隐秘情报织成的大网,正缓缓收紧。他知道,情报网的扩张,不仅是为了打赢眼前的仗,更是为了让所有潜藏的阴谋都无所遁形——这或许比千军万马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