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132章 慧心玉环 助力平叛

第132章 慧心玉环 助力平叛(1 / 2)

自李瑁大力推动朝堂改革,使得大唐朝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效率后,平叛工作也进入到了收尾与稳固的关键阶段。而在这复杂局势之中,杨玉环以其独特的智慧,悄然为李瑁分担起诸多后方事务,成为他在平叛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助力。

这日,李瑁在东宫书房中,对着堆积如山的公文愁眉不展。虽然朝堂改革让政务处理更为高效,但历经战乱,百废待兴,诸多事务依旧千头万绪。此时,杨玉环轻移莲步,悄然走进书房。她见李瑁如此神情,心中已然明白几分。

“瑁郎,可是为这平叛后的诸多事务烦恼?”杨玉环轻声问道,声音温婉动听,如春日微风。

李瑁抬起头,看到杨玉环关切的眼神,微微叹了口气:“玉环,如今虽叛乱将平,可这战后重建、安抚百姓、稳定军心等诸事,桩桩件件都需谨慎处理,稍有不慎,便可能再生祸端。”

杨玉环轻轻走到李瑁身旁,目光扫过桌上的公文,沉思片刻后说道:“瑁郎,依我之见,当下安抚百姓应是重中之重。百姓乃国家之根基,只有他们安居乐业,这平叛成果才能得以稳固。”

李瑁听后,心中一动,觉得杨玉环所言极是。他说道:“玉环,你说得对。只是这安抚百姓,从何入手为好?”

杨玉环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战乱之后,百姓生活困苦,缺衣少食。可先开仓放粮,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同时,派遣官员到各地统计受灾情况,对于房屋毁坏、农田荒芜的百姓,给予物资和人力支持,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李瑁点头称是,当即提笔写下几道指令,安排相关官员按照杨玉环的建议去执行。

处理完安抚百姓的事务,李瑁又为稳定军心之事发愁。杨玉环见状,思索一番后说道:“将士们在外征战许久,身心俱疲,且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此时,朝廷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嘉奖和关怀。”

她接着详细阐述:“一方面,对有功将士论功行赏,加官进爵,赏赐金银财宝,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重视与感激;另一方面,关心将士们的家人,为他们的家属提供生活保障,解决将士们的后顾之忧。如此,军心自稳。”

李瑁听了杨玉环的建议,心中豁然开朗。他迅速拟定了一份关于犒赏将士和抚恤家属的方案,准备呈给唐玄宗批准后实施。

随着平叛工作的推进,一些地区出现了治安混乱的情况。盗匪横行,趁乱打劫百姓,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稳定。李瑁为此焦虑不已,杨玉环得知后,再次为他出谋划策。

“瑁郎,要整治治安,需恩威并施。”杨玉环缓缓说道,“一方面,派遣精锐部队对盗匪进行清剿,以雷霆之势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因生活所迫而落草为寇的百姓,可给予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引导他们回归正常生活,比如安排他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的报酬。”

李瑁按照杨玉环的建议,调派军队对盗匪展开清剿行动,同时发布告示,招安愿意改过自新的盗匪。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各地治安逐渐好转。

除了在这些实际事务上为李瑁出谋划策,杨玉环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后宫之中营造稳定和谐的氛围。她深知,后宫的稳定对于前方战事和平叛后的重建工作至关重要。

她时常与后宫嫔妃们交流,劝诫大家在这特殊时期,要以大局为重,不可因琐事纷争,扰乱宫廷秩序。她以身作则,生活简朴,减少后宫的奢靡之风,将节省下来的钱财用于支持平叛和战后重建。

在一次后宫宴会上,杨玉环对众嫔妃说道:“如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后方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我等身处后宫,虽不能像他们一样上阵杀敌、重建家园,但也应尽自己的一份力,为国家分忧。”众嫔妃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杨玉环的努力下,后宫变得井然有序,嫔妃们不再争风吃醋,而是齐心协力为平叛和国家的恢复贡献力量。有的嫔妃亲自为将士们缝制衣物,有的则组织后宫人员为受灾百姓筹集物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李瑁和杨玉环的共同努力下,平叛后的大唐逐渐恢复生机。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军心稳定,治安良好,为大唐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就在局势逐渐好转之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些地方官员在执行安抚百姓和重建家园的政策时,出现了贪污腐败、中饱私囊的现象。这不仅导致政策无法有效实施,还引起了百姓的不满,严重影响了朝廷的公信力。

李瑁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他决心彻查此事,严惩这些贪官污吏。杨玉环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对李瑁说道:“瑁郎,此事不可草率行事。需先收集确凿证据,以免打草惊蛇,让贪官们有机会销毁证据、逃脱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