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118章 “清君侧”幌子下的叛乱危机

第118章 “清君侧”幌子下的叛乱危机(2 / 2)

此役,唐军大获全胜,歼灭了大量叛军,极大地打击了安禄山的嚣张气焰。但李瑁和郭子仪都明白,安禄山虽败,但并未被彻底消灭,他必定还会卷土重来。

回到长安后,李瑁对此次战役进行了总结反思。他意识到,安禄山以“清君侧”之名叛乱,虽为借口,但也反映出大唐内部可能存在一些隐患,让安禄山有机可乘。于是,他决定进一步整顿朝堂,清除那些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的官员,加强朝廷的清明与团结。

同时,李瑁加大了对百姓的安抚和宣传力度。他派遣官员到各地,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百姓,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怀。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向百姓宣传安禄山叛乱的真相,让百姓坚定地站在朝廷这边。

在军事上,李瑁和郭子仪商议后,决定加强边境防御,增派重兵把守重要关隘,防止安禄山与境外势力再次勾结。同时,对军队进行进一步的扩充和训练,提高唐军的战斗力。

而安禄山在败退之后,并未死心。他收拢残部,退到一处险要之地,开始重新积蓄力量。他心中充满了怨恨和不甘,发誓一定要再次攻打长安,实现自己的野心。

安禄山一面招募新兵,扩充军队;一面派人四处联络那些对大唐心怀不满的势力,企图组建新的联盟。他还对叛军进行了重新整编和训练,吸取了此次战败的教训,改进了战术。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唐与安禄山之间的紧张气氛愈发浓烈。李瑁深知,下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他必须争分夺秒地做好准备。他与郭子仪等将领日夜谋划,制定了更加完善的防御和进攻策略。

同时,李瑁还注重加强与江湖势力的合作。他深知,江湖中藏龙卧虎,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将为平叛增添强大的助力。于是,他再次与各江湖门派掌门取得联系,希望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各江湖门派掌门纷纷表示,愿意支持大唐平叛。他们派遣门下弟子,深入民间,收集安禄山的情报,为唐军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有些门派还直接派出高手,加入唐军,与唐军并肩作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禄山再次发动进攻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李瑁和郭子仪严阵以待,他们坚信,只要大唐上下一心,军民团结,就一定能够彻底平定安禄山叛乱,还大唐一个太平盛世。

终于,安禄山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再次率领叛军向长安进发。这一次,他的军队更加庞大,装备也更加精良。他妄图以雷霆之势,一举攻克长安。

李瑁得知安禄山再次来袭的消息后,镇定自若。他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战略,有条不紊地进行部署。郭子仪率领唐军主力在正面战场迎敌,而江湖高手们则与唐军的特种部队一起,组成奇兵,准备在关键时刻给叛军致命一击。

当双方军队再次对峙时,安禄山看着唐军严整的阵容,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但他已经没有回头路,只能硬着头皮下令进攻。

叛军如潮水般冲向唐军,战斗瞬间爆发。唐军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高昂的士气,顽强抵抗着叛军的进攻。郭子仪在阵中指挥若定,他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战术,一次次击退叛军的冲锋。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李瑁派出的奇兵突然从叛军侧翼杀出。江湖高手们武艺高强,他们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叛军顿时大乱,阵脚开始动摇。

郭子仪见时机成熟,下令唐军发起全面反攻。唐军如猛虎下山,喊杀着冲向叛军。安禄山见势不妙,试图逃跑,但被郭子仪紧紧咬住。在唐军的围追堵截下,安禄山的叛军节节败退,最终被唐军打得落花流水。

安禄山在亲信的拼死保护下,侥幸逃脱。但他的主力部队已被歼灭殆尽,他的叛乱彻底失败。李瑁和郭子仪率领唐军乘胜追击,彻底清除了安禄山的残余势力,为大唐除去了这一心腹大患。

经此一役,大唐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和平。李瑁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郭子仪等将领的忠诚与勇猛,以及江湖势力和百姓的支持,成功平定了安禄山的叛乱。大唐在经历这场浩劫后,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李瑁也因此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为以后成为大唐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打下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