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117章 忠诚如磐:郭子仪助平叛

第117章 忠诚如磐:郭子仪助平叛(1 / 2)

大唐在李瑁与杨玉环的紧密协作下,平叛局势渐入佳境,胜利曙光初现。然而,安禄山残余势力勾结境外势力的反扑,虽被成功击退,但也让众人深知,平叛之路仍布满荆棘,容不得丝毫懈怠。而在这艰难的平叛筹备进程中,郭子仪以其坚定不移的忠诚,成为了李瑁最为倚重的中流砥柱,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郭子仪,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自安禄山之乱爆发伊始,便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平叛大业。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与赫赫战功,早已威震朝野。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带领唐军多次重创叛军,为稳定战局立下汗马功劳。随着平叛进入关键阶段,郭子仪对大唐和李瑁的忠诚愈发彰显,在平叛筹备的各个环节,都留下了他忙碌而坚定的身影。

在击退境外势力与叛军的联合反扑后,郭子仪敏锐地察觉到,军队的武器装备损耗严重,急需补充与更新。他深知,精良的武器装备是赢得战争的重要保障。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地的军工厂,亲自监督武器的生产与制造。

在军工厂中,郭子仪看到一些陈旧的生产设备,严重影响了武器的产量与质量。他当机立断,调配资金,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同时,他还召集各地的能工巧匠,共同研发更适合实战的武器。他对工匠们说道:“如今大唐正值平叛关键时刻,武器的好坏关乎将士们的生死,关乎平叛的成败。大家务必精益求精,打造出最锋利的兵器,为将士们在战场上增添胜算。”

在郭子仪的严格要求与精心指导下,军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武器质量也得到了显着提升。一批批崭新的刀剑、弓弩等武器源源不断地运往军营,为唐军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持。

除了武器装备,军队的粮草供应也是平叛筹备的重中之重。郭子仪深知,粮草犹如军队的命脉,一旦断绝,军心必将大乱。他亲自深入到各地的粮草储备地,查看粮草的储存情况。当他发现部分粮草因储存不当出现霉变时,痛心疾首。他立即下令对粮草储备地进行全面整顿,改善储存条件,加强管理。

为了确保粮草的稳定供应,郭子仪还积极与各地的官府合作,组织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他鼓励百姓说:“大家多种一亩粮,前线的将士们就多一分保障。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将士们吃饱饭,打胜仗,早日平定叛乱。”在他的号召下,各地百姓纷纷响应,掀起了一股开垦荒地的热潮。

与此同时,郭子仪还精心策划了粮草的运输路线。他深知,叛军和境外势力极有可能对粮草运输进行袭击,因此必须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他派遣精锐部队沿途护送粮草,并且在关键路段设置了多个哨卡,密切监视周边动静。每一次粮草运输,郭子仪都亲自安排,力求万无一失。

在军队训练方面,郭子仪更是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他深知,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是平叛胜利的根本。他亲自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针对不同兵种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对于步兵,郭子仪着重训练他们的队列整齐、战术配合以及近战能力。他常常亲自下场指导,纠正士兵们的动作,传授他们实战技巧。他对步兵们说:“战场上,你们是唐军的基石,必须紧密配合,勇往直前,才能突破敌人的防线。”

对于骑兵,郭子仪强调骑术的精湛与冲锋的迅猛。他组织骑兵进行长途奔袭、迂回包抄等战术训练,提高骑兵的机动性与战斗力。他告诫骑兵们:“你们是唐军的利刃,要如疾风般冲向敌人,给他们致命一击。”

对于弓弩手,郭子仪注重训练他们的射击精度与速度。他设置了各种模拟战场的靶子,让弓弩手们反复练习。他对弓弩手们说:“你们的箭,就是战场上的远程支援,要精准地打击敌人,为战友们创造优势。”

在郭子仪的严格训练下,唐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郭子仪不仅在军事筹备上尽心尽力,在对李瑁的辅佐上,更是不遗余力。他深知李瑁肩负着平叛与复兴大唐的重任,需要各方的支持与帮助。因此,他经常与李瑁商讨平叛战略,凭借自己丰富的作战经验,为李瑁提供宝贵的建议。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李瑁提出了对叛军残余势力的围剿计划。郭子仪认真聆听后,思考片刻说道:“殿下,叛军残余势力虽已元气大伤,但他们盘踞在一些险要之地,易守难攻。我建议我们可以采取分兵合围之策,先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然后逐步缩小包围圈,将其一举歼灭。”

李瑁听后,觉得此计甚妙,采纳了郭子仪的建议。在实际作战中,按照郭子仪的策略,唐军成功地围剿了多处叛军残余势力,取得了重大胜利。

郭子仪对李瑁的忠诚,不仅仅体现在军事建议上,更体现在他对李瑁的绝对信任与服从。无论李瑁下达何种命令,郭子仪总是毫不犹豫地执行,并且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他常对部下说:“殿下一心为了大唐,为了百姓,他的决策必有深意。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追随殿下,为大唐的复兴而战。”

随着平叛筹备工作的不断推进,郭子仪的身体也逐渐疲惫不堪。长时间的奔波劳累,让他患上了一些疾病。然而,他却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依然坚守在平叛筹备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