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也说道:“殿下所言极是。我们需想一个万全之策,既能消灭这股叛军,又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时,另一位将领提出:“我们可派人在山谷周围设下埋伏,引诱叛军出谷,然后将其包围歼灭。”
李瑁和郭子仪对视一眼,觉得此计可行。但他们又担心安禄山老奸巨猾,不会轻易上当。于是,他们决定再结合其他策略,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应对方案。首先,派遣一支小分队,佯装成普通商旅,故意在山谷附近活动,引起叛军的注意,引诱他们出谷抢夺物资。同时,在山谷周围的要道设下重重埋伏,等待叛军上钩。另外,安排另一支精锐部队,悄悄绕到山谷后方,截断叛军的退路,防止他们逃脱。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瑁命令小分队出发。小分队成员乔装成商旅,赶着装满货物的马车,在山谷附近缓缓前行。他们故意大声谈论着货物的贵重,引起了山谷中叛军的注意。
刘猛得知有商旅在附近经过,心中一动。他心想,若是能抢夺这批物资,不仅能补充军队的给养,还能鼓舞士气。于是,他不顾安禄山的叮嘱,决定带领一部分士兵出谷抢夺。
当叛军出谷后,立刻遭到了大唐军队的埋伏。一时间,喊杀声四起,唐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将叛军包围在中间。刘猛这才意识到中计,但为时已晚。他奋力抵抗,试图杀出一条血路。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李瑁安排的另一支精锐部队成功绕到山谷后方,截断了叛军的退路。此时,山谷中的叛军见后路被断,军心大乱。刘猛深知大势已去,但仍不甘心失败,他带领残部拼死抵抗。
李瑁站在高处,看着战场局势,心中明白,这场战斗必须速战速决,否则一旦安禄山得知消息,派兵支援,情况将会变得更加复杂。他对郭子仪说道:“郭将军,下令总攻吧,务必尽快消灭这股叛军。”
郭子仪点了点头,随后发出总攻的信号。唐军士气大振,向叛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在唐军的强大攻势下,叛军渐渐抵挡不住,纷纷投降。刘猛见败局已定,拔剑自刎,结束了这场战斗。
李瑁看着战场上投降的叛军,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若不是情报网及时察觉安禄山的阴谋,后果不堪设想。
“郭将军,此次多亏了情报网,才让我们识破安禄山的诡计。看来,无论何时,情报工作都至关重要啊。”李瑁对郭子仪说道。
郭子仪点头道:“殿下所言极是。情报如同战场上的眼睛,只有看得清楚,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经过这场战斗,安禄山隐藏兵力的计划彻底破产。大唐军队继续乘胜追击,对安禄山的残部进行清剿。在李瑁和郭子仪的带领下,大唐军队一路势不可挡,最终彻底平定了安禄山之乱。
长安城内,百姓们得知安禄山之乱被彻底平定的消息后,欢呼雀跃。他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李瑁和郭子仪班师回朝,受到了唐玄宗和满朝文武的热烈欢迎。
在庆功宴上,唐玄宗对李瑁和郭子仪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赞扬。“瑁儿,郭爱卿,此次平定安禄山之乱,你们居功至伟。大唐能有你们这样的栋梁之才,实乃社稷之福。”唐玄宗高兴地说道。
李瑁和郭子仪赶忙起身谢恩。李瑁说道:“父皇,这一切都是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功劳,儿臣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郭子仪也说道:“陛下过奖了,末将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若不是陛下的英明领导,以及殿下的运筹帷幄,这场平叛之战也不会如此顺利。”
庆功宴上,众人欢声笑语,共同庆祝大唐重新恢复和平与安宁。然而,李瑁深知,经过这场战乱,大唐元气大伤,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协助父皇,让大唐重新走向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