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长安异动现(2 / 2)

李瑁沉思片刻,说道:“一方面,我们继续加强情报收集,密切关注这些人的动向,搞清楚他们的具体计划。另一方面,我会将此事告知郭子仪将军,让他加强长安城的戒备,防止这些人突然发动袭击。”

李瑁立刻进宫,将长安城中的异动以及与安禄山的关联向唐玄宗奏明。唐玄宗听后,龙颜大怒:“安禄山这逆贼,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搞鬼。瑁儿,你与郭子仪务必尽快查清此事,确保长安城的安全。”

李瑁领命后,迅速出宫与郭子仪会合。郭子仪听闻此事后,说道:“王爷放心,末将即刻调派军队,加强长安的巡逻和警戒。同时,我们可在城中设下一些陷阱,引这些贼人上钩。”

李瑁点头道:“郭将军所言极是。我们要主动出击,不能被动防守。只是在行动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惊扰到百姓,尽量减少对城中正常秩序的影响。”

郭子仪与李瑁商议完毕后,立刻开始行动。他调派了一批精锐的士兵,分成若干小队,在长安城中的各个关键地点设下埋伏。同时,加强了城门的守卫,对进出长安城的人员进行严格盘查。

而李瑁则继续指挥情报网,深入调查那些不明身份之人的具体计划。情报网成员们更加努力地收集情报,他们通过各种渠道,逐渐摸清了这些人的组织结构和行动规律。

原来,安禄山在长安安插了一批死士,这些死士由一名心腹将领统领。他们计划在半个月后的一场盛大庆典上,发动突然袭击,刺杀唐玄宗以及朝中重要大臣,制造混乱,为安禄山的起兵叛乱创造有利条件。

李瑁得知这个消息后,深知情况危急。他与郭子仪迅速制定了一个应对计划,决定在死士们发动袭击之前,将他们一网打尽。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瑁和郭子仪紧密配合。郭子仪指挥军队,对死士们可能藏身的地方进行了严密监视。李瑁则通过情报网,不断获取死士们的最新动向。

终于,在庆典的前一天,情报网传来消息,死士们已经开始集结,准备在次日发动袭击。李瑁和郭子仪当机立断,下令展开抓捕行动。

夜晚,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郭子仪率领着军队,悄悄地包围了死士们的集结地点。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进院子。死士们虽然负隅顽抗,但在大唐军队的强大攻势下,很快便被全部制服。

经过审讯,这些死士供出了他们的行动计划以及背后的主谋。李瑁将审讯结果上报给唐玄宗,唐玄宗得知阴谋被成功挫败,对李瑁和郭子仪大加赞赏。

然而,李瑁深知,安禄山的阴谋绝不会就此停止。此次虽然成功挫败了他在长安的一次行动,但他必定还会有其他的阴谋诡计。他与郭子仪必须保持警惕,继续加强情报收集和军事防备,随时应对安禄山可能发起的新挑战,守护好大唐的都城长安,保卫大唐的江山社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瑁进一步完善了长安的情报网络,使其更加严密和高效。他还与郭子仪一起,对长安城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加固。同时,他们也在密切关注着安禄山在范阳等地的动向,为可能到来的更大规模的战争做好充分准备。

李瑁明白,与安禄山的斗争将会是一场长期而艰苦的较量,但他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他都将全力以赴,为了大唐的繁荣稳定,为了百姓的安宁幸福,与安禄山周旋到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唐朝廷在李瑁和郭子仪等人的努力下,逐渐在与安禄山的对峙中占据了主动。然而,安禄山并不会轻易放弃他的野心,他在暗中积蓄力量,谋划着更加阴险的阴谋。李瑁深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在长安城恢复往日的平静后,李瑁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深知,此次挫败安禄山的阴谋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他继续加强与各方势力的联络,巩固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安禄山这个威胁,让大唐能够长治久安。

李瑁与郭子仪频繁商讨战略,他们意识到,仅仅依靠防守是不够的,必须主动出击,削弱安禄山的势力。于是,他们开始制定一系列针对安禄山的军事行动计划,准备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安禄山沉重的打击。

在加强军事准备的同时,李瑁也没有忽视朝廷内部的稳定。他积极与朝中大臣沟通,消除他们之间的分歧,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应对安禄山的威胁。他深知,只有朝廷上下一心,才能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而在民间,李瑁也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让百姓们了解安禄山的阴谋和大唐朝廷为保卫国家所做出的努力。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赢得百姓的支持和信任,凝聚起全民的力量,共同抵御安禄山的叛乱。

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李瑁肩负着沉重的责任,但他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坚定。他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大唐的命运。他将以智慧和勇气,带领大唐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