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21章 暗流涌动之试探与反制

第21章 暗流涌动之试探与反制(2 / 2)

李瑁深知,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情报就是他最锋利的武器。只有掌握了安禄山的一举一动,才能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占据先机,保护自己与大唐的未来。他静下心来,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布局,一场围绕着权力、阴谋与背叛的斗争,正悄然拉开帷幕,而李瑁,已然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在这暗流涌动的局势中,他如同一只敏锐的猎鹰,时刻警惕着敌人的一举一动,等待着反击的最佳时机。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瑁一边通过情报网密切关注安禄山的动向,一边在朝堂上小心周旋。他深知,安禄山与杨国忠的勾结随时可能对他发动致命一击,因此必须在朝堂上争取更多的支持,稳固自己的地位。

在朝堂的一次议事中,李瑁就边疆防御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详细分析了当前边疆局势,指出安禄山在边疆虽有战功,但军队扩张过快,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建议朝廷加强对边疆军队的监管,合理调配粮草与兵力。他的提议得到了部分朝臣的认可,但也遭到了杨国忠的反对。杨国忠站出来,冷笑道:“寿王殿下,边疆之事,自有安禄山将军把控,殿下如此忧心,莫不是对安禄山将军有所猜忌?安禄山将军对陛下忠心耿耿,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殿下此举,怕是不妥吧。”

李瑁心中愤怒,但表面上依然镇定自若。他看着杨国忠,缓缓说道:“杨相此言差矣,本王对安禄山将军并无猜忌,只是身为大唐皇室子弟,心系边疆安危,为朝廷出谋划策乃是分内之事。如今边疆局势复杂,加强监管并非坏事,还望杨相以大局为重。”朝堂上众臣听后,议论纷纷,部分中立朝臣觉得李瑁所言有理,也纷纷表态支持加强对边疆军队的监管。杨国忠见势不妙,不再强行反对,但心中对李瑁的恨意又加深了几分。

退朝后,李瑁回到王府,心情并未因朝堂上的小胜利而放松。他知道,杨国忠与安禄山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日子必将更加艰难。此时,王猛再次带来了重要情报:“王爷,安禄山招募的死士已开始集中训练,地点在长安城外的一处废弃山庄。另外,安禄山与杨国忠商议,欲在近期制造一场朝堂风波,打压王爷您在朝中的势力。”

李瑁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看来他们要动手了。王猛,你安排情报网在那废弃山庄周围布下眼线,密切监视死士的训练情况与行动方向。同时,联络江湖中的可靠朋友,让他们暗中留意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动向,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即向本王汇报。本王要在他们行动之前,先打乱他们的部署。”

王猛领命而去,李瑁则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不仅要应对朝堂上的明枪暗箭,还要提防安禄山的暗中算计。但他心中充满了坚定,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守护自己所珍视的一切,他必将全力以赴,与安禄山和杨国忠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在这风云变幻的大唐局势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愈发紧张。李瑁一边等待着情报网传来的最新消息,一边与郭子仪暗中联络,商讨应对之策。郭子仪对李瑁说道:“王爷,安禄山与杨国忠勾结,来者不善。但我等也不必畏惧,如今我在军中尚有威望,若局势危急,我可调动部分可靠兵力,护王爷周全,同时稳定朝堂局势。”李瑁感激地看着郭子仪,说道:“子仪兄,有你这句话,本王便放心了。但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轻易动用军队,以免引发更大的动荡。我们还是要先通过情报,掌握他们的具体计划,再寻机破局。”

就在李瑁与郭子仪商议之时,情报网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安禄山与杨国忠计划在皇帝寿宴上,诬陷李瑁意图谋反,让死士在宴会上制造混乱,趁机将李瑁置于死地。李瑁得知消息后,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他知道,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必须想出万全之策应对。

李瑁迅速召集王府谋士与情报网核心成员,共同商讨应对之策。谋士们纷纷建言献策,有的建议提前向皇帝禀明真相,有的建议在宴会上设下伏兵,反制安禄山与杨国忠。李瑁听后,一一权衡利弊。最终,他决定将计就计,利用安禄山与杨国忠的计划,来个瓮中捉鳖。

李瑁对众人说道:“我们先不动声色,让安禄山与杨国忠以为他们的计划天衣无缝。在皇帝寿宴前,我们暗中安排好一切。王猛,你带领情报网成员,在宴会现场周围布下天罗地网,务必将安禄山的死士一网打尽。同时,设法找到安禄山与杨国忠勾结的铁证,在宴会上当众揭露他们的阴谋。子仪兄,你在城外暗中集结可靠兵力,若有变故,立即带兵进城,稳定局势。”众人领命而去,一场惊心动魄的反制行动,在悄然筹备之中。

皇帝寿宴的日子越来越近,长安城中一片热闹景象。李瑁表面上若无其事,暗中却加紧了部署。寿宴当日,皇宫内张灯结彩,群臣纷纷入宫祝寿。李瑁身着华丽服饰,神色镇定地步入宴会大厅。他环顾四周,心中默默祈祷着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宴会进行到一半,突然,一群黑衣人闯入大厅,手持利刃,直奔李瑁而来。众人惊呼,场面顿时大乱。李瑁早有准备,他大喝一声:“来人,护驾!”王府侍卫与事先埋伏好的高手迅速出动,与黑衣人展开激战。与此同时,王猛带领情报网成员,将混入宴会现场的安禄山死士同党一一擒获。

李瑁站在大厅中央,大声说道:“陛下,今日之事,绝非偶然,乃是安禄山与杨国忠勾结,意图诬陷本王谋反,妄图扰乱朝堂。请看,这便是他们勾结的书信与证据。”说罢,李瑁命人将证据呈给皇帝。皇帝看后,龙颜大怒:“安禄山、杨国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朕的寿宴上兴风作浪,来人,速速将二人拿下!”

郭子仪在城外得知消息后,立即带兵进城,控制了局势。安禄山与杨国忠的阴谋彻底破产,他们被押入大牢,等待他们的将是严厉的惩罚。李瑁凭借着智慧与勇气,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在朝堂上的威望也因此大增。

经此一役,李瑁深刻认识到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复杂。他知道,虽然暂时挫败了安禄山与杨国忠,但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他将继续借助穿越者系统,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完善情报网,守护大唐的安宁与繁荣,在这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而大唐的局势,在经历这场风波后,也暂时恢复了平静,但在平静的表象下,又似乎隐藏着新的危机,等待着李瑁去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