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江湖初接触(1 / 2)

李瑁在朝堂的风云变幻中周旋的同时,也深知仅靠朝堂势力远远不够,这大唐天下,江湖势力同样盘根错节,若能为己所用,必能增添几分助力。于是,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李瑁乔装打扮一番,身着一袭普通的青布长衫,头戴斗笠,悄然离开了王府,前往长安城中的江湖聚集地——朱雀坊。

朱雀坊,白日里是繁华的商业区,店铺林立,行人如织。可一到夜晚,这里便成了江湖人物的汇聚之地。各种酒馆、赌场、镖局等场所灯火通明,充斥着喧嚣与热闹。李瑁踏入朱雀坊,立刻感受到了与王府和朝堂截然不同的气息。这里弥漫着一股豪爽与不羁,人们大碗喝酒,大声谈笑,丝毫没有朝堂上的那种拘谨与虚伪。

李瑁信步走进一家名为“悦来客栈”的酒楼。刚一进门,便听到一阵嘈杂的争吵声。他抬眼望去,只见酒楼中央,两拨人正剑拔弩张地对峙着。其中一方身着劲装,腰佩长刀,神色凶狠;另一方则是几个身着道袍的道士,手中握着拂尘,面色冷峻。

李瑁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酒和几样小菜,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局势。通过周围人的低声议论,他很快了解到了事情的缘由。原来,这两拨人分别来自长安城中的两个江湖门派,一方是“黑风寨”,以劫掠为生,行事狠辣;另一方则是“清风观”,秉持正义,常与黑风寨作对。今日,双方在这悦来客栈相遇,一言不合便起了冲突。

“你们清风观少在这里装模作样,这长安城的地盘,可不是你们说了算!”黑风寨的一名头目模样的人挥舞着长刀,恶狠狠地说道。

“朗朗乾坤,岂容你们这些恶贼横行!今日便要为这长安城除害!”清风观的一名年长道士手中拂尘一挥,正气凛然地回应道。

双方剑拔弩张,一场恶斗似乎即将爆发。李瑁心中一动,他觉得这是一个树立自己在江湖形象的好机会。于是,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向人群中央。

“各位,且慢动手。”李瑁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在场的人都不禁一愣,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你是什么人?少在这里多管闲事!”黑风寨的头目瞪着李瑁,不耐烦地喝道。

李瑁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在下不过是个路过的江湖人,见各位都是江湖豪杰,何必为了些许小事大动干戈呢?大家不妨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

“哼,你这小子,口气倒是不小!难道你能解决我们之间的恩怨?”清风观的道士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

李瑁并不在意众人的轻视,他环顾四周,缓缓说道:“我听闻,江湖中人最重义气和公道。各位之间的纷争,想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这样争斗下去,又有什么好处呢?只会让无辜的百姓遭殃,也有损各位门派的声誉。”

众人听了李瑁的话,都不禁陷入了沉思。李瑁见状,继续说道:“不如这样,我提个建议,大家以文斗代替武斗。双方各派一人,以诗词歌赋或者武功技巧为题,切磋一番。输的一方,从此退出这朱雀坊,如何?”

李瑁的这个提议,让在场的人都感到十分意外。在他们看来,江湖纷争向来都是靠武力解决,这种文斗的方式,倒是闻所未闻。

“你这小子,莫不是在消遣我们?江湖之事,岂能用什么诗词歌赋来解决!”黑风寨的一名喽啰忍不住叫嚷道。

“就是,有本事就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别在这里说些废话!”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李瑁心中早有预料,他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各位先别急着反对。这文斗,并非只是单纯的诗词比试,而是借此展示各自的智慧和技艺。若只是一味地动武,即便胜了,也不过是匹夫之勇,难成大器。而且,这样既能避免流血冲突,又能彰显各位的风采,何乐而不为呢?”

李瑁的话,让众人心中一动。尤其是那些头脑较为清醒的人,觉得李瑁的提议倒也不失为一个解决纷争的好办法。

“好,我倒要看看你这小子有什么本事!我就代表黑风寨,与他们清风观文斗一场!”黑风寨的头目沉思片刻后,突然大声说道。

“好,我便代表清风观应战!”清风观的道士也不甘示弱。

见双方都同意了文斗,李瑁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接下来,就要看双方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