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清晨的告别(1 / 2)

清晨五点半,卧室的遮光窗帘边缘已经透进了一层极淡的、如同稀释过的蓝墨水般的微光。

苏景明的生物钟精准得如同瑞士腕表,让他在这个时刻自然而然地睁开了眼睛,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多年的商海浮沉,早已将他锤炼得自律如铁,无需依赖任何外界的铃声提醒。

他没有立刻开灯,任由房间沉浸在这种将明未明的暧昧光线里,仿佛这样就能多留住一刻属于家的宁静。

他轻手轻脚地起身,赤脚踩在柔软厚实的地毯上,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像是怕惊扰了这栋房子里尚在沉睡的安宁。

浴室的镜子里,映出一张轮廓分明的脸。

长途跋涉和昨夜深度思考的痕迹,化作了眼底几缕细微的、如同蛛网般的血丝,但这非但没有削弱他的神采,反而让那双深邃的眼眸显得更加锐利。

如同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已然出鞘、经过千锤百炼的刀锋,寒光内敛,却透着一种能切开迷雾的决断力。

当他穿戴整齐,一身熨烫平整的深灰色商务休闲装,走出弥漫着淡淡须后水清香的客房时,一股极其熟悉、瞬间就能唤醒所有童年记忆的香气,如同一条无形而温柔的丝带,从厨房方向袅袅飘来,缠绕在他的鼻尖。

那是新鲜面粉经过揉搓、发酵后特有的、带着阳光和麦田气息的甜香,混合着精心调制、肥瘦相间的猪肉馅散发出的、醇厚而诱人的油脂香气。他不由自主地循着这香气走去,如同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

厨房的灯光温暖而明亮,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清晰可见。母亲李玉兰正背对着门口,系着那条印有淡雅小碎花的棉质围裙,微微弓着身子,站在宽敞的料理台前。

她的动作专注而虔诚,仿佛不是在准备一顿简单的早餐,而是在进行一门传承了千百年的、关于爱与奉献的艺术创作。

她那不再年轻、甚至有些粗糙的手指,此刻却异常灵活,拈起一小团发酵得恰到好处的面团,在掌心轻轻揉按成圆饼,舀入一勺饱满的肉馅。

然后手指如同穿花蝴蝶般飞快地捻动、折叠、收口,一个个形如饱满荸荠、顶端簇拥着整整十八个细密匀称褶子的小笼包,便在她手中奇迹般地诞生,被小心翼翼地、整齐地排列在铺着翠绿松针的楠竹蒸笼里,像一队等待检阅的士兵。

旁边巨大的多层蒸锅已经火力全开,锅盖边缘不停地冒出腾腾的白色的水蒸气,发出急促而欢快的“噗噗”声响,仿佛在演奏一曲温馨的厨房交响乐。

“妈,您怎么起这么早?”苏景明心头猛地一暖,像是被温热的泉水包裹,随即又涌上一阵细细密密的心疼,他放轻脚步走过去,声音也不自觉地放柔了许多。

“不是说好了您多睡会儿吗?我随便在路上吃点就行。”

李玉兰甚至没有回头,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面团和馅料上,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持:“年纪大了,觉少,躺在床上也是干瞪眼。再说,你今天不是要赶最早那班高铁回金陵吗?

路上好几个小时呢,不吃顿扎实、热乎的早饭怎么行?外面那些快餐,油啊米啊的,哪比得上家里自己做的干净、对胃口。”

她说着,利落地将手中最后一个包子捏好收口,稳稳地放进蒸笼里,然后端起那一笼饱含心意的作品,小心翼翼地架在已经滚开的蒸锅上。